《生态学杂志》2008年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居国内生物学类期刊第5名和第7名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杂志》2008年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居国内生物学类期刊第5名和第7名 出处:《生态学杂志》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影响因子 生态学 总被引频次 生物学 中国科技期刊 杂志 科技核心期刊 技术信息研究 排名 中国科学
【摘要】:
[Abstract]:......
【分类号】:+
【正文快照】: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生态学杂志》2008年影响因子为1·276,在60种生物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位(在1868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60位);2008年总被引频次为3148,在60种生物学类期刊中排名第7位(在1868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晓国;陈建;彭宇;刘凤想;陈占起;;拟环纹豹蛛交配和同类相食行为的影响因子分析[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李文华;;序言[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3 郑景明;刘晓东;郝建清;李泳池;;理科基地的生态学双语教学经验和设想[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祖望;;对我国生态学在本世纪初(2000-2010)发展的几点建议[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5 高振寰;;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可行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陶立奎;杨杰;侯名根;陈晓虹;;阔褶水蛙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荣冠;江锦祥;;大亚湾核电站邻近埔渔洲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生态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8 蒋有绪;;论21世纪生态学的新使命—演绎生态系统在地球表面系统过程中的作用[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张一平;沙丽清;于贵瑞;宋清海;唐建维;杨效东;王跃思;郑征;赵双菊;杨振;孙晓敏;;热带季节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初探[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10 张一平;沙丽清;于贵瑞;宋清海;唐建维;杨效东;王跃思;郑征;赵双菊;杨振;;热带季节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耿挺;《细胞研究》2010年度影响因子达9.417[N];上海科技报;2011年
2 北木;生态学知识真得来次大普及[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3 记者 王春;我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26[N];科技日报;2007年
4 杜宇;植物“黑客”袭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记者 耿挺;《细胞研究》首次颁发优秀论文奖[N];上海科技报;2010年
6 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的代表性学者、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枢元;让荒野进驻心灵[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7 记者 冯国梧邋邢琰;我国干细胞研究有望后来居上[N];科技日报;2008年
8 李津军;人类必须控制越来越高的身材[N];科技日报;2001年
9 耿挺;《细胞研究》进入世界科技期刊五百强[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徐汝梅 陈洁君;集合种群生态学[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勇;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何万领;水稻品种籽粒中铁生物有效性差异及机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秦艳;毛乌素沙地臭柏、油蒿细根的生产与周转[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曹昀;江滩湿地植物恢复的影响因子与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义;北京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管理对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范小华;三峡库区河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杨永;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9 杨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护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杨燕辉;中国典型海域超微型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振远;红树林对鱼类的吸引及能量标签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流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2 张春涛;五大连池与望天鹅峡谷两种火山地貌中亚气生蓝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卢冠军;大蹄蝠不同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红;间斑寇蛛粗毒的采集、生物活性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岩波;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和繁殖扩散的影响因子[D];浙江大学;2005年
6 蔡路昀;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相瑞;青岛近岸水体周丛生原生动物的形态分类学和生态学[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张茜;南海北部陆坡地区晚更新世深海冷泉双壳类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的讨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万杰;4-壬基酚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10 孙玉珍;花卉植物对锰污染的耐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8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hengfubaogao/139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