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本文关键词: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影响因子是用来描述期刊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作为一个相对统计量相对公平地评价各种期刊,在期刊评价中被赋予较大的权重。文章简要综述了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主要途径。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引文分析 被引频次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引文分析法是评价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所涉及的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他引总引比、即年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使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度。而在这些计量指标中影响因子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并在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体系中被赋予较大的权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胜利,李家林,金碧辉,张玉华;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和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01年05期
2 张莉;文献检索方式的发展与提高期刊影响力[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3 庞景安;张玉华;马峥;;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年04期
4 董媛媛;;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3期
5 张凤武;;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之比较——以生物科学类期刊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9期
6 李莉;郑建程;;一种新的期刊定量评价指标——期刊使用因子[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06期
7 田质兵;;评价期刊影响力的三项指标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房威;朱安;张志转;朱永和;;影响因子修正指标研究综述(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 翟虎翔;;1990~2010年我国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基于高频引用论文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3 王蕾,周传敬;高校合并对原医学院校学报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马永军,倪向阳;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5 任胜利,Ronald Rousseau,祖广安;SCI的引文统计指标及其与研究评价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6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年02期
7 王小唯,杨波,潘启树;科技期刊质量评估的二次相对评价方法[J];编辑学报;2003年03期
8 何学锋,彭超群,张曾荣;科技期刊7项重要计量指标间的相互关系[J];编辑学报;2003年06期
9 王平;参考文献引用原则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丽,张凤莲;应重视参考文献表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莹;王士忠;李穆;张军;;科技期刊引证指标与刊物影响力关系[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2 付长缨;;网络化与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关系[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立龙;王劲松;;医学期刊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文原则和著录误区[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4 郑美莺;;剖析参考文献的虚假和不当引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5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6 任胜利;;对SCI的认识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冠初;;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价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通宝;;核心期刊测评体系与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刚;;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莫京;任胜利;;国内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对比分析[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静;开放存取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靖娜;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长花;基于TOPSIS法的我国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周二翠;网络口碑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段亚敬;天津市科技人才开发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显强;基于ESI的“985工程”高校科技竞争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小琴;基于效用管理的图书使用因子评价模型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王孝宁;卫生科技人员科研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张治凯;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决策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永平,陈继华;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途径[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3 柳晓丽;;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探讨[J];编辑学报;2006年04期
4 黄萍;罗彦卿;王艳;谭红梅;马莎;;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措施[J];编辑学报;2006年S1期
5 陆海燕;从征稿简则看生物学期刊办刊走向[J];编辑学报;1999年01期
6 郭依群;COUNTER——网络化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的新标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2期
7 米佳;濮德敏;;特征因子原理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6期
8 熊楚才;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的基本途径[J];大众传媒(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甘冰;;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分类统计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0期
10 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金碧辉;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J];科学通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景安;潘云涛;马峥;张玉华;;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评价中的地位与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4期
2 文言;本刊2001年的影响因子及在科技期刊中的位置[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3年03期
3 ;《湖泊科学》最新影响因子列全国科技期刊第60位[J];湖泊科学;2006年01期
4 王屿涛,樊晓玲;科技论文引文统计的重要意义[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范文田;《稀土》杂志1999年的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位置[J];稀土;2001年06期
6 范文田;;本刊2004年(网络版)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位居全国同类55种科技期刊前列[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1期
7 张静海;王彬;;科技期刊引文分析的方法及常见问题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年03期
8 李建辉;王志魁;孙梦婕;苏洪余;;再识国内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年01期
9 杜志波;汤先忻;;标准化影响因子在不同学科期刊比较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7年02期
10 董媛媛;;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琼;;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世雯;胡辅朝;李蓓兰;税燕玲;周清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3 张士莹;王士忠;李穆;张军;;科技期刊引证指标与刊物影响力关系[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5 刘刚;;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建辉;王志魁;徐宏;肖志军;孙梦婕;苏洪余;;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欣;刘亚萍;李娟;王吉晶;史谦;;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9 张瑛;朱玉芹;韩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梓国;认清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王春;我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26[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朱瑞邋记者 王春;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突破4[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袁志勇;论文质量评价要看具体引用次数[N];科技日报;2008年
5 任荃 新华;国内科技期刊亟待突围[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国内科技期刊有望突围吗[N];文汇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胡其峰;科技期刊:留住好论文是关键[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江道辉;“学会”传播[N];大众科技报;2011年
9 尹玉吉;学术期刊评比标准应更加全面[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莉;中国科技期刊何时不再“自娱自乐”[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金松;基于引文上下文分析的文献检索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郎南军;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赵威;中国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宇峰;局部热暴露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5年
6 傅玉凡;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陈亮中;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蓝华;基于过程的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姜;“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专题论文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孙媛媛;科技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D];天津大学;2012年
4 高歌;基于引用认同的学科前沿热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家桂;SCI功能评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汤桂兰;水体中磷的生物去除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7 朱建国;青贮玉米物质生产特性与营养品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李天;《营养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9 赵晓莅;紫色土区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SOC预报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余来辉;品牌叙事主题建构及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hengfubaogao/37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