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已经由一种模糊的指标,成为衡量期刊、学术论文、作者、机构等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的定量测定指标。通过对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使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影响因子的偏差的负面影响,对如何利用期刊影响因子公正有效的对成果鉴定进行了相关阐述。
【作者单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影响因子 评价指标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1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概述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1]。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影响因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2 ;影响因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3 ;2009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1年15期
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被引用情况[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4期
5 王卓青;王丽萍;卢姗;李立;姜橙;张微微;;基于影响因子对不同学科间论文评价方法的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1年07期
6 何素清;刘树春;;SCI-E收录的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6期
7 ;1999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02期
8 陈振英;;JCR在TOP期刊评价中的实证分析[J];中国出版;2011年14期
9 俞立平;武夷山;;学术期刊客观赋权评价新方法——指标难度赋权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年04期
10 彭晓东;王哲;;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研究——基于JCR网络版(2009)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虎;;艺术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分析[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姜岭;;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浅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韩红艳;李凤学;欧阳晓黎;张建刚;陈北宁;;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及期刊质量评价[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东方;陈智;赵惠祥;;辩证看待影响因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5 俞志华;;以《科技通报》近10年载文为例,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模式的变革[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论文集[C];2004年
6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大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的方法探讨[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光宇;顾凤南;石瑛;;学术类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评估指标[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9 柳晓丽;;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途径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柳晓丽;;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途径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子凡;“影响因子论英雄”也是进步[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强;吉林公布学术期刊主要引证指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潇潇;从自引率到影响因子再到核心期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袁志勇;论文质量评价要看具体引用次数[N];科技日报;2008年
5 耶磊;《商洛学院学报》两项重要指标排名第一[N];商洛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庆;学术期刊论文:水平高低有源可查[N];科技日报;2010年
7 齐芳;游苏宁强调 论文被引频次与学术质量无直接联系[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春凌;点击鼠标把图书馆搬回家[N];贵州日报;2009年
9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编辑部;社科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提高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淼;论文抄袭检测系统首发 CNKI能否“药到病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安璐;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期刊主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家常;科学学及其三种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李应萍;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4 吴家桂;SCI功能评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周英博;国际基础科学领域核心期刊h指数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芳;AH指数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李天;《营养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夏翠军;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邓李君;基于引文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蒋静;开放存取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hengfubaogao/40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