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g指数和累积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相关性研究--以综合性社科期刊为例
本文关键词:h指数、g指数和累积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相关性研究--以综合性社科期刊为例
【摘要】:以CSSCI数据库中1998-2007年度的引文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我国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的h指数、g指数、不同时间跨度的影响因子。对期刊g指数进行深入分析,发现g指数能够一定程度上区分期刊的学术水平高低,但对于g指数相同的期刊,则需要与其它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优势互补;对累积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发现综合性社科期刊比较活跃,变动较快;对h指数、g指数和累积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发现,g指数优化了h指数评价指标,但不能取代h指数指标,h指数和g指数在期刊评价方面一致性较强,累积影响因子与h指数、g指数在期刊评价方面存在相对较明显的差异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综合性社科期刊h指数、g指数和累积影响因子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关系数也很大。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关键词】: h指数 g指数 影响因子 期刊评价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在科技日益发展、科技工作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对期刊进行科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h指数、g指数和累积影响因子都是用来评价期刊的科学指标,三者都是基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涉及的变量基本相似。h指数和g指数相较于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许多优点,一经提出便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楠;潘有能;;h指数和g指数评价实证研究——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2 于光;邹晓宇;;六个学科三种期刊影响因子指标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S1期
3 姜春林;刘则渊;梁永霞;;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12期
4 周春雷;苏金燕;罗力;;基于CSSCI的图情类期刊h指数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08期
5 彭爱东;;我国综合性社科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
6 顾铖;祝晓明;;我国管理学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7 邱均平;马瑞敏;;基于CSSCI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文献计量评价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镅;张志转;;关于h指数及其扩展指标的讨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2 丁楠;潘有能;;h指数和g指数评价实证研究——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3 孙宇;;获奖图书的学术评价研究[J];出版科学;2008年03期
4 邱均平;宋艳辉;温芳芳;马凤;;不同引文库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研究——以CSSCI 1998-2009图情类期刊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垒;耿情;;基于CSSCI的《档案学通讯》h指数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年04期
6 时月娇;;档案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初探[J];档案学通讯;2010年05期
7 刘银华;陶蕾;;试用h指数评价科技期刊[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2期
8 杨俊丽;;基于高被引论文的《中国图书馆学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年03期
9 叶鹰;;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导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年05期
10 赵基明;刘霞;何汶;;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多指标综合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晶;;期刊馆藏绩效分析与评估[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璐;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期刊主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孙宇;医学出版社系统环境分析与定位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胡德华;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应萍;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永霞;基于文献计量学对第四次翻译高潮中文学译者影响力的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3 黄开颜;基于GoPubMed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文献计量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丁楠;基于CSSCI的文科学者h指数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邹晓宇;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及影响因子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何定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家作;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实证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8 罗臻;基于影响因子与h系列指数的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张芳;AH指数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周志峰;多层面跨数据源h指数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新宁;邹志仁;;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刘俊婉,苏新宁,邓三鸿;经济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J];经济学家;2004年04期
3 J.E.Hirsch;刘俊婉;马建华;;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量化指标[J];科学观察;2006年01期
4 姜春林;;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5 张辉;;中国管理学期刊被引次数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2004~2006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6期
6 邓三鸿;;2004~2006年中国管理学期刊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6期
7 万锦X;花平寰;宋媛媛;杜剑;孙秀坤;;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J];评价与管理;2006年03期
8 姜春林;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特征的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情报科学;2003年03期
9 叶继元;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述要[J];学术界;2005年01期
10 杨永厚;苏新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研制及其功能[J];图书馆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汤先忻;;医学类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3期
2 富明;;H指数及其意义[J];科学时代;2009年01期
3 刘银华;陶蕾;;试用h指数评价科技期刊[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2期
4 陈燕;王召兵;;高校核心期刊分析与评价[J];信息技术;2011年03期
5 朱媛;;2002—2006年10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5期
6 朱蓓;赵会懂;;H指数与影响因子评价科技期刊的比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年09期
7 赵基明;;h指数及其在中国学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评价与管理;2007年04期
8 陈望忠;王征爱;黄开颜;宋建武;吴锦雅;;广东省医学类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7年04期
9 杜云祥;湛佑祥;王颖;杜海洲;王天津;刘娜;;5种医学信息学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年01期
10 彭爱东;;我国综合性社科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文田;何小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的三种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各类高校学报中的位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2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周琼;;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6 董秀s,
本文编号:840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hengfubaogao/84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