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出处:《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城市地理学课程特点及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现状,论述了两者联合教学的客观性,并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eography curriculu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bjectivity of the joint teaching , and probes in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编号:2011qd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P90-4
【正文快照】: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这一人口、资源、信息高度集聚的复杂综合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伯红 ,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J];城市问题;2002年04期
2 周一星,张莉,武悦;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4期
3 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4 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年04期
5 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2期
6 宋小冬;柳朴;周一星;;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7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李东和;王艳;;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8 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9 张佰瑞;;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对我国2020年城市化水平的预测[J];理论界;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家常;关于城市群体的研究—以四川为例[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2 孔凡娥;周春山;;广州城市腹地划分及变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3 林涛,刘君德;我国中心城市的近今发展[J];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4 王德,赵锦华;城镇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兼论势力圈的空间结构特征[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5 林涛;90年代以来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J];城市问题;2000年05期
6 罗福源,罗寿枚;国内CBD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2004年06期
7 顾朝林,黄春晓,吴骏莲;江苏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及预测[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8 孙娟,顾朝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体系发展——兼论时空城市体系规划编制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5期
9 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10 王德,郭洁;沪宁杭地区城市影响腹地的划分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2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祖琦;大都市政区:理论探讨·经验借鉴·实证分析——兼论上海直辖市政区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明华;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夏显力;陕西关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平华;三角洲的顶点城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洋;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央商务区(R-CBD)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白景锋;面临知识经济的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岳虹辰;中心城市区域调控模式及相关体制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张仁桥;都市圈外围城市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符小洪;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在闽侯县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田海燕;关于建设区域性中央商务区的研究——以重庆为例[D];重庆大学;2003年
7 闫卫阳;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张鑫;边缘性地区发展与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翁莉;浙江省县级城市发展水平时空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文娟;郑州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晓杰,王理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2 童光荣,郭笑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3 涂建军;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4 仇保兴;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强化城镇体系规划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5 王宏伟;中国城市增长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6 张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7 李迅,许顺才,朱文华,张勤;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态势与对策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4期
8 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学;2000年02期
9 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年04期
10 宁越敏,严重敏;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汝辰;测绘科技论文写作精髓[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2 顾朝林,徐海贤;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3 高晓路;;中国科学院城市地理国际研讨会(UGCAS2009)在京成功举办[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4 冯章献;王士君;;论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之学科交叉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欢迎订购《测绘科研与论文写作》一书 有方法写作不难 高起点视野更宽[J];测绘科学;2008年S2期
6 谢宏全;张永彬;李小光;;开设测绘科技论文写作课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马林兵;骆骏;;基于网格计算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探讨[J];热带地理;2007年01期
8 于涛方;甄峰;焦华富;;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成功举办[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9 詹启仁;;从《西安市地图集》的编制看现代城市地图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陈玉英;;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动向[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昆仑;薛德升;;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环境议题研究述评[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广花;;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改革[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欧冬妮;常静;;城市自然地理的实践与发展[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4 宁越敏;;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评述[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刘志林;;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袁天凤;李宏芸;;高师人文地理教学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名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多种出行目的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评价方法与技术[D];重庆大学;2005年
2 张洪军;基于GIS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杨俊;基于动态网格系统的城市人工地貌的定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季;基于GIS的城镇体系布局规划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5 韩玉薇;GIS空间分析支持下长春市城镇化趋势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5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iwotuijianshu/137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