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主张“性恶论”,那么请问圣人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17-11-29 00:08
本文关键词:荀子性恶论
谢邀。
1、荀子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
「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荀子 "性恶》
由此可知荀子所谓的「性恶」包括:
(1)人的天性、本性是「恶」的,而表现出来的「善」则是由后天努力、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约束自我而成。即「化性起伪」;
(2)圣人与众人「性」(先天内在的)同,圣人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伪」,即后天外在的束己能力。束己能力高到一定程度即为圣人,反之则为常人。
2、孟子性善论
「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杨伯峻《孟子译注 "告子章句上》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杨伯峻《孟子译注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杨伯峻《孟子译注 "公孙丑章句上》
由上述言论可知孟子「性善」:
(1)人性本善,犹如水往低处流,自然而已。
(2)人性也可不善,其势则然也。「势」形势,外在因素也。即不善——恶,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若要保持「性善」,则必须束己修身。
3、人性善恶
「人性」旬、孟二子都认为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荀子本性之外的即可称之为「善」;孟子本性之外的即可称之为「恶」。
二人都不是仅仅认为善即善,恶即恶。都认为善、恶受后天影响较大。
荀子「人性恶」,「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欲望」。孟子「人性善」,「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理想」。
人都有欲望,都希望能品尝美味珍馐,都希望家缠万贯,都渴望功成名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荀子称之为「人性恶」;
如果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能够想到贫穷的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孟子称之为「人性善」。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恶」之前,修身养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善」在孟子看来,可以称之为人的一种「理想」,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个人偏向于「人性恶」。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由也是一种恶,法治道德则是限制自由的善。
本文编号:1235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123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