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2018天津高考作文题解读

发布时间:2019-01-17 19:33

原标题:“器”:兼容并包 意蕴深弘

“器”:兼容并包 意蕴深弘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该作文题由人们熟悉的“器”入手,引导考生结合自身体验,探究“器”在形制和内容、物质和精神或功能和象征等层面的丰富内涵,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器”无时不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作为工具的功能之“器”,还是体现才德、审美的象征之“器”,都和我们息息相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是成就事业的实用利器;“玉不琢,不成器”,人必须经受磨砺才能成为美器;“器”是器量,是包举洪纤的大气;“器”又是担当大任的国之栋梁,是造福民生、保家卫国的大国重器。“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天津卷作文题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紧扣“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启迪考生对成才成器及国之重器的认识与思考。作文题平实中见深刻,为考生提供了多向的思维路径,有利于考查观察、想象、审美和逻辑思维等能力。一位资深语文教师认为,该作文题立意角度多元,层级鲜明,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写作空间。考生可以写实物的“器”,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与道之辨;可以写个人的器量、才识、气度,探究“器”在才德风范方面的含义;可以写作为工具的“器”,探讨利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还可以写大国重器,体悟“器”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作文可以说理、议论,也可以记叙、抒情、描写、说明。

知识性、思辨性、语言使用能力的较量

长期关注高考作文命题的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认为,2018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目“器”,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同时鼓励个性化的表达。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文学的审美性在逐渐弱化,考查学生的知识性、思辨性和语言使用能力方面在加强。

天津卷:比较开放 利于考生个性发挥

周志强认为,“器”——审题并不难,因为加了引号,所以考生很容易知道不能够按照普通意思去理解。三段导语也有助于考生理解题目:第一是个人生活层面,第二是人的品格和精神层面,第三“国之重器”是从国家发展、国际地位等层面去理解。

“如此命题就把大家分开:擅长叙事的就多叙事,擅长议论的就多论辩。语言方面,汉语规范性语言掌握较好的,,可以选择正体文章,如果平时比较俏皮、幽默的,也可以选择比较生活化的语言。”周志强认为,天津作文题让考生有更多选择,鼓励考生发挥不同写作专长,也可以激活学生不同层面知识储备。

周志强表示,今年的天津作文题不会让考生没有话说,可能大部分考生能写的中规中矩,但是如果要想得高分,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中国古代文化、当代社会发展等领域进行知识积累。“相对来说今年的题目偏于议论和思辨,所以思维比较清楚的答卷可能会比较容易得到高分。”周志强说。

周志强说,高考作文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偏文学性的。甚至有的高中语文老师平时会让学生们多读文学作品,并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这就是过度地重视作文的审美性。这几年,我觉得天津的作文包括全国的作文都出现了一个审美性在减少,知识性、思辨性、说事讲理的成分在增加的现象,这是适合高考作文的。”他说。

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为何高考作文题目总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呢?周志强认为原因大致有三。其一,高考作文题目在各个考项中单题分值最高。其二,作文题目主观性较强,它是一个综合性考查,往往题目出得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考生发挥。其三,中国素有重视作文的传统,即便是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也十分重视申论写作。

事实上,纵观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目,从1977年的“他像雷锋同志那样”,上世纪80年代的环保题材,如“树木森林气候”,90年代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以后的如“心灵的选择”“材与非材”“智慧芯片”,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一方小小的作文格纸上早已烙下了清晰的时代印记。

周志强认为,本世纪初,特别是天津独立命题之后,早期的作文题目继承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作文题目的审美性语言,即精英雅语和生活化语言相结合的趋势。近几年天津作文题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一,一些专业名词“出镜率”较高,如2006年的“愿景”,可以是中学生写,也可以是记者写,还可以是散文家写。第二,作文更贴近青年人的说话思考方式,同时又相对拉开了距离,显示出考生日常对语言和知识思考的不同层次。

“所以,高考作文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我们可以看到,从要求考生想得跟国家一样,到要求考生表达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自己的思想,再到今天更注重体现考生从自己的角度对社会、时代重大问题进行思考,这也是高考作文题目这两年变化的一个特点。”周志强说。(记者 姜凝)

(责编:张静淇、王浩)



本文编号:2410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2410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5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