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社会转型期的学术生产方式与学术评价——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26 00:12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的学术生产方式与学术评价——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生产 思想启蒙 引文分析 学术评价 期刊评价 影响因子


【摘要】:"科学引文索引"是西方学术处于"科学范式"阶段的产物,基于引文统计的影响因子等量化评价方法必须与高度的学术专业化分工和成熟的学术共同体联系在一起才能有限度地运用于学术评价中,即使如此,其在人文学科评价中的作用仍十分有限。当今中国学术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启蒙与科学两种使命,在社会转型期启蒙的功能更为突出;同时,许多学科尚处于初创期,学术分工和学科边界并不清晰,学术共同体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在应用引文计量数据进行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时,需要正视这一现状并以此为分析基础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期刊影响因子只是图书情报学使用的文献计量专业术语。90年代以后,在学界“思想淡出,学术兴起”的背景下,围绕期刊影响因子而开发出来的学术评价功能成为期刊界与主管部门十分关注的对象,同时也引起学界广泛争论。在目前的讨论中,人们大多是从文献计量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宇;叶继元;袁曦临;;“通往自由之路”:期刊评价价值取向的演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仲伟民;;缘于体制:社科期刊十个被颠倒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刘宇;李武;;引文评价合法性研究——基于引文功能和引用动机研究的综合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王玲,叶继元;中文核心期刊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铭;;从核心期刊概念的演变看核心期刊功能的转变[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2 何荣利;关于我国核心期刊统一化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5期

3 徐兴余;关于核心期刊的评价效用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5期

4 袁小鹏,李鑫;非核心期刊的生存价值与发展策略[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汪曙华;;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制度创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周民;;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利与弊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沈丹;张福颖;;试论期刊评价中读者的缺位[J];出版科学;2014年02期

8 张治国;;对学术期刊转企改制中三个问题的再认识[J];编辑之友;2014年05期

9 陈学智;;高校社科学报新媒体传播的冷思考[J];出版科学;2014年04期

10 孙艳;;报刊体制改革视角下高校学报发展路径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卓青;;“核心期刊”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2 黄彩云;张文彬;姜淑芬;;核心期刊的渊源及功效的利弊分析[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凤彬;对2003—2008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排球科研论文的选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俊华;近五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科研论文研究现状的透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3 董传民;体面劳动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雯;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陈秀花;2001年~2005年3种体育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6 相群;2000-2007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排球科研论文选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朱文华;2004-2009年我国竞技篮球科研现状与动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孙跃鑫;基于网络出版的期刊等级评价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昊;基于引文网络分析的作者和期刊知识角色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杨晨;施引质量差异视角下的科技期刊评价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分析[J];编辑学报;1996年02期

2 王振铎;;质疑“核心期刊”论[J];出版广角;2000年12期

3 阎光才;;学术认可与学术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胡凤琴;从期刊发展的历史看期刊的社会功能[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李正风;梁永霞;;引文动机的生态学解释[J];科学学研究;2012年04期

6 陈继红;;名分·秩序·和谐——先秦儒家名分思想的一种解读方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郭沫若;;发刊词[J];科学通报;1950年01期

8 叶娟丽;;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王津生;;浅谈布拉德福分散定律及其应用[J];情报科学;1980年02期

10 陈光祚;;布拉福德定律在测定核心期刊中的局限性[J];情报科学;198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雷;;试论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不足与根源[J];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02期

2 李涛;;高校学术评价不宜简单采用“代表作”制[J];评价与管理;2012年04期

3 邱均平;;学术评价的“三二一”——“三种途径”、“两类心理”、“一门科学”[J];评价与管理;2013年04期

4 周进,姚启和;规范学术评价标准,保持理科良性发展[J];科技导报;2001年04期

5 仲明;从情报学角度看社会科学学术评价[J];情报资料工作;2004年06期

6 邱均平;朱少强;;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之关系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6年06期

7 ;本刊被权威学术评价机构及报刊全文转载、摘编简讯[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周林兴;苏君华;;基于档案学术评价环境的档案学术发展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2年05期

9 周春雷;;试析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运作机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6期

10 蔡明月;曾倩;;数据库的运用与比较:以提升学术评价质量[J];评价与管理;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醒民;;发明还是发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0:发明与发现上升到科学理论的条件和过程[C];2007年

2 唐远清;;创新实施综合评议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以新闻学与传播学为例[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3 刘益东;;以创意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改革学术评价标准做起[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康;张燕;;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其对学术评价的负面影响[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5 李醒民;;学人超脱和自律是学科建设的根基[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燕 张春海 实习记者 孙文娟;中国学术评价需要中国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曹建文;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量化[N];光明日报;2006年

3 海明威 季明;学术评价无监督 自主创新受抑制[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海明威 季明;学术评价怎么监督?李晓方代表有建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李洪岩;学术评价如何实现公正?[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 沈壮海 张发林;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庾光蓉 徐燕刚 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高校学术评价制度有待改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叶继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建立“六位一体”的学术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叶继元;学术评价何以必要与可能[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梦薇;如何评价学术评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龙;我国高校学术评价行政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维娜;论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创新[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逸君;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左媛媛;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流弊与改良[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琦;学术评价的回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丰建立;基于量化的研究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左伟;个人学术评价因子的可视化引擎[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7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1227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