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在反思中前行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四川9本学术期刊近五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03 18:06

  本文选题:新闻传播研究 切入点:新媒体 出处:《当代文坛》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新闻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研究》、《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中五年来新闻传播研究热点的梳理,力图以一个区域为样本,管窥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前沿热点。文章从"新媒体研究"、"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研究"、"新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未来新闻传播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Abstract]:Through combing the hot spots of new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academic journals such as Journalism,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the author tries to take a region as a sampl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hot spots of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China. This article is organiz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theory,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journalism,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三芳;;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兼论新媒体对国产电影平民化的影响[J];当代文坛;2012年02期

2 谢雪;;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以四川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6期

3 沈翠婷;王海龙;;中国大陆地区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对我国三种主要学术期刊的考察[J];东南传播;2010年04期

4 杨保军;;简论隐匿新闻源主体中的道德问题[J];新闻界;2010年01期

5 范敏;;消息源探源[J];新闻界;2010年01期

6 周岩;;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新闻界;2010年01期

7 韩丛耀;;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实训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J];新闻界;2010年01期

8 邓修明;;新媒体新格局下的报网融合初探[J];新闻界;2010年02期

9 陈绍富;;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走出困局[J];新闻界;2010年03期

10 王朋进;;重思:“新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J];新闻界;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舒;;“三网融合”下的报业突围[J];编辑之友;2010年08期

2 熊萍;;危机传播中主持人的伦理失范及对策[J];当代传播;2011年05期

3 刘敏;;2009年新闻实务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0年02期

4 李灏ih;张树楠;;突发灾难性报道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刍议[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5 刘辉;丁玲华;;新媒体在农村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及策略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6 秦亚堙;;新闻阅读服务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短时期内的报业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2期

7 周正昂;张珞;;报纸微博同题叙事的“辫式”呈现——以《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小悦悦事件”报道为个案[J];东南传播;2012年07期

8 蒋晓丽;冯乐;;文化的传媒化与传媒的文化化——现状、症候与反思[J];当代文坛;2012年05期

9 李直飞;;历史夹缝中的编辑——论早期《小说月报》的编辑王蕴章[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11期

10 方胜;赵璐;;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力月;从分营到融合:历史视野中的公共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熊茵;突发事件信息变异与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冰清;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受众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芳;接受理论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萌;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叶艳芳;网络新闻中的“90后”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超;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媒介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方雯;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现在[D];安徽大学;2011年

7 段双银;珠三角城市圈与武汉城市圈区域外向型媒介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媛;报网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河北大学;2011年

9 肖仕龙;论网络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田丽丽;中国大陆网络广告研究主题的偏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义周;;对“媒介审判”的再“审判”[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赵馥洁;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性“文本”──评《人文素质教育视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刘玉清;;媒介融合中的编辑流程再造与编辑能力要求[J];中国编辑;2009年04期

4 包国强;;论传媒竞争力的提升[J];今传媒;2007年12期

5 逸士;也谈网络时代的编辑活动[J];出版科学;2002年01期

6 张小强;科学技术发展对我国法律的挑战及其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范以锦;;让市场催生传媒职业经理人[J];传媒;2008年06期

8 徐剑;;推动政治传播 塑造中国形象——政府新闻学与中国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侧记[J];传媒;2009年02期

9 王金会;;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业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7年02期

10 袁新荣;;引领社会:知识社会中的大学职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宁树藩;;从新闻学在中国演化的历史审视其与传播学的关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骆兰兰;[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万秋;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媛;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力丹;陈秀云;;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8年01期

2 邱戈;;中国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理论的焦虑[J];当代传播;2009年02期

3 陈力丹;;2008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年01期

4 马鸿龙;;2010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5 夏颖;;媒介整合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认知误区[J];南方电视学刊;2011年04期

6 吴信训;;美国新闻教育扫描及启示[J];新闻记者;2006年07期

7 常启云;;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探析[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9期

8 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记者;2005年07期

9 林锐锐;;新闻教育中的教学动态化和人才培养并轨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闫宏;孙帅;;新媒体条件下传播过程及模式的变化[J];广告人;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春萍;;数据库:新媒体时代不可忽视的科技传播平台[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范春萍;;数据库:新媒体时代不可忽视的科技传播平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石峰;杨春霞;;网络新媒体与都市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前言[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趋势研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闵友钢;蒋慧钧;;抓住“技”遇 融合共存——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节目开发的思考[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年

7 曹三省;王群;许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服务及其趋势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0年

8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笑;;新媒体:重塑媒介产业结构的力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宋磊;;基于手机媒体特征的手机动画新观念[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鹏;建构新媒体节目的策划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钱德拉;新媒体与商业伦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顾瑾邋通讯员 金小炬;杭州电信倾力打造“114新媒体平台”[N];人民邮电;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洋 黄娜;招标无忧 央视“笼络”新媒体[N];财经时报;2006年

5 刘洋;百货业富豪投奔新媒体[N];财经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楠;创意产业需要复合型创意人才[N];工人日报;2006年

7 郑伟 (作者系北大方正电子副总裁);全民阅读终端将无所不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管宁;市场为用 责任为体[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崔益千;对构建互动娱乐新媒体的一点看法[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袁雪;“中国转播商要作出更大贡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2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张宏伟;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7 梅英;传播学视域下佤族木鼓文化源承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阳海洪;探索中国新闻史研究新范式[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2012年

10 伍静;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青;受众本位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移动电视媒体经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丁志雯;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厉恒;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吕s,

本文编号:1562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1562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