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高校科技学术期刊构建科学传播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20:15

  本文关键词:高校科技学术期刊构建科学传播平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科技学术期刊 科学传播 科普理论 平台构建


【摘要】:分析科学传播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采集科学信息、培养作者群体、搭建研究与普及桥梁等方面探讨高校学术期刊对科学传播理论研究的促进作用,从期刊编辑、期刊内容策划、期刊数字化推广等角度提出高校学术期刊推动科学传播理论研究的举措。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期刊社;
【关键词】高校科技学术期刊 科学传播 科普理论 平台构建
【基金】:重庆市科委科普项目(cstc2012gg-kp1B00014) 重庆大学科普创作与传播活动立项项目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科学传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诉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开发与共享科学教育和科普资源,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推动科学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发展。而学术期刊贯穿于学术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功能是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建勋;张满年;屈海燕;;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方略[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2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策略分析[J];编辑学报;2011年05期

3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4期

4 任福君;翟杰全;;我国科普的新发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J];科普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满年;曾建勋;;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的建设[J];编辑学报;2007年06期

2 黄莘;漆蓉;税红;许宣伟;;稿件采编系统的操作分析[J];编辑学报;2008年02期

3 曾建勋;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J];编辑学报;2008年04期

4 冯缨;游苏宁;;传统医学期刊与新媒体微博共赢发展[J];编辑学报;2012年03期

5 张晓丽;武文;;稿件采编系统在期刊联合编辑部的应用实践与探索[J];编辑学报;2012年03期

6 杨蒿;;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意识的强化与转变[J];编辑学报;2012年03期

7 徐丽芳;方卿;邹莉;丛挺;;数字出版物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10年05期

8 高坤;;新媒体时代广州市科普传播及发展策略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王爽娟;;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过程中的编辑部操作方案[J];编辑学报;2012年05期

10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版权问题调查[J];编辑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玲;徐川平;周红;徐永柱;;科技期刊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的思考[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3 曾建勋;赵捷;王星;屈海燕;;中国期刊网络出版联盟的构筑[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欣;刘亚萍;李娟;王吉晶;史谦;;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昌炎新;潘峰;陈焰;李仁明;;科技期刊自主创新发展展望[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科技期刊品牌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陆青;李江涛;王高翔;张建军;;军校学报品牌化发展的对策[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爽娟;;科技期刊中小型刊社应对数字化态势的策略分析[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欣;;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网络化[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陈珂珂;任福君;;中国科技传播与普及取得的成就和需要解决的问题[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媛媛;驱动创新的文化要素系统层面解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昌朋;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及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虹;周小华;;中国高校学报如何面对数字化传播新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沈锡宾,汪谋岳,钱寿初,刘晖,刘冬云,顾佳;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网站的调查和评估[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3 曾建勋;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J];编辑学报;2008年04期

4 郑筱梅;杨小玲;;期刊网络化趋势及科技期刊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09年01期

5 吴月红;;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J];编辑学报;2010年03期

6 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严谨;;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运营状况的问卷调查[J];编辑学报;2010年03期

7 刘冰;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应尽快实现基于结构化排版的生产流程再造[J];编辑学报;2010年03期

8 张立;陈含章;;数学技术与数字出版[J];编辑学刊;2006年03期

9 贺德方;;中外数字出版的对比研究[J];编辑之友;2006年04期

10 王军华;;学术期刊的网络化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J];编辑之友;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讯[J];科普研究;2007年06期

2 张开逊;;探究科学传播的境界[J];科普研究;2008年03期

3 本刊编辑部;;科学传播的社会责任——科普研究学术沙龙(第1期)纪要[J];科普研究;2011年04期

4 洪耀明;;重视科学传播者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J];科普研究;2007年03期

5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6 王大鹏;余富军;;2011年海峡两岸科学传播论坛召开[J];科普研究;2011年02期

7 田松;;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02期

8 ;第八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J];科普研究;2011年S1期

9 翟杰全;;科学传播和技术传播[J];科普研究;2009年06期

10 T.W.伯恩斯;D.J.奥康纳;S.M.斯托克麦耶;李曦;;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志彪;来英;;电视科学传播能力研究——以科教栏目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2 孙红霞;任嵘嵘;;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智强;;提高科学传播能力 促进科学素养建设[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时进;;网络时代促进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思考——基于上海地区的实证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5 王大鹏;;浅议移动传媒终端的科学传播[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翟杰全;;再论科学传播[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潘启龙;;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一个科学传播评价框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卞毓麟;;新时期的天文教育和普及[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潘友星;;科学传播的跨文化属性[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大建(同济大学);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N];文汇报;2001年

2 韩建民;科学传播理论初探[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金振蓉;科学传播需要“发言人”[N];光明日报;2007年

4 陶春;科学传播,把科学带入决策[N];学习时报;2008年

5 洪耀明 (作者系上海市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在科学传播者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记者 王洪波;“虎照事件”荣登2008年“郭永怀科学传播最佳影响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赵致真;科学传播是国际性事业[N];光明日报;2001年

8 吴国盛;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束洪福;73.2%公众知道“科学发展观”[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杜悦;走向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马晓俊;科学实验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卫征;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周如意;我国媒体科学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施径科;科学传播中的公众理解问题初探[D];中南大学;2004年

4 谢世龙;对卡尔·萨根科学传播活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李魏;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系统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曹志;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伟伟;科学传播的主体及其责任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8 童兴华;科学主义视角下中国近现代科学传播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倪欣然;科学传播视野中的转基因议题媒介呈现[D];安徽大学;2013年

10 张彩娥;公众兴趣小组与科学传播[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9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519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