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试论新兴木刻运动的启蒙精神与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17-10-24 00:00

  本文关键词:试论新兴木刻运动的启蒙精神与文化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版画 知识分子 新兴木刻运动 启蒙精神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兴木刻运动与西方启蒙精神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鲁迅所倡导现代意义上的创作版画与传统实用功能的版画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技术和语言形式,也不在于是否由版画家独立完成,而在于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同样,当前版画发展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语言、版画工坊制度和市场,而是与文化界、思想界的距离,缺乏了启蒙精神作为内在驱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尝试以创建一个奢侈品名牌的方式进行创作,,批判商品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思潮,提倡通过自省和自律,实现自在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版画 知识分子 新兴木刻运动 启蒙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绪论8-9
  • 第一章 版画之所以成为艺术9-13
  • 第一节 雕版技术向版画艺术的转变9-10
  • 第二节 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10-11
  • 第三节 中国版画与启蒙精神11-13
  • 第二章 版画艺术性与精神性的辩证分析13-14
  • 第三章 关于创作《Lee&Woo 品牌方案》14-19
  • 结论19-20
  • 参考文献20-21
  • 鸣谢21-22
  • 学术成果统计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志藏;;邵克萍 凹凸世界镌人生[J];宁波通讯;2010年06期

2 赵辉;刘颖;;地域文化与游侠精神——野夫及其木刻艺术[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8期

3 秦佳;鲁迅与现代美术教育[J];平原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凌承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抗战时期重庆的新兴版画运动[J];美术;2005年09期

5 叶淑穗;;一部未能出版的木刻选集[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10期

6 凌承纬;思扬;;抗日救亡文艺战线上的先锋队——抗战时期重庆的木刻运动[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7 酆中铁;早期木刻运动在四川[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8 徐兴旺;张永华;;国统区在抗战时期的木刻运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9 钱华欣;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论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木刻运动活跃的原因[J];美术;2004年08期

10 凌承纬;;抗战时期大后方新兴木刻的起始[J];红岩春秋;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珍;;中国一冶工业版画创作群体回眸[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兰坤发;;产业化发展是松溪版画事业的朝阳之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肖健;;如何在新时期坚持发展版画群体队伍[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陈正元;;版画杂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龚赣弟;;播夏耘秋收冬藏——“宝山杨行吹塑版画”辅导探幽[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赵晓澄;;回顾与展望——大兴安岭版画面面观[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周国平;;樟树版画发展壮大的历史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潘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面孔”及我的版画创作[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张士勤;;对大兴安岭版画群体的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张定虎;;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语言的拓展态势看宜昌乡村版画观念及其规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国桥;以历史的姿态面向明天[N];美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红梅;随着水 向着美[N];人民日报;2011年

3 ;新中国再续传统——田野与书斋[N];美术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马蕊;马关农民版画:原生态壮族文化的绝唱[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本报驻广东记者 岳晓峰 通讯员 谢庆华 郭健;深圳观澜版画巡展黑龙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周代红;版画史上的浓重一笔[N];大连日报;2010年

7 黄伟 柯遵群;观澜版画走进中国美术最高殿堂[N];南方日报;2010年

8 李焕民;徐匡版画的独特性、象征性、审美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可以和照片较“真”的版画[N];深圳商报;2011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实习生 陈秋兰;深圳版画蓄势腾飞[N];深圳特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松;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Bazlur Rashid Khan(拉西德);人民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董捷;明末湖州版画创作考[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6 郑涛;民国前期(1912-1936)西方现代木刻在中国的传播[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陈旭霞;运动的形式及技术的实验[D];上海大学;2012年

8 郭尹蓝;漂泊的群体[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李夏;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10 李啸非;晚明环翠堂版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鸣;试论新兴木刻运动的启蒙精神与文化传承[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2 黎然;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木刻运动与边区木刻运动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苏旭光;理想与理想[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哈斯图雅;内蒙古版画创作中的民族与地域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穆智飞;新媒体创作与我的版画研习[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李辰婧;从艺术作品的目的和意义看“版画”的未来[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王潭;论当今版画艺术教育模式与普及[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寇超;论平面构成在中国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海龙;论铜版画创作中技术的重要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5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085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