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
本文选题:环境艺术 切入点:城市建设 出处:《新美术》200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分类号】:J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林崇华;孙立伟;;试论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J];大家;2011年16期
2 付明翔;;中国城市雕塑浅论[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3 赵建军;;城市雕塑是城市和谐文明的符号[J];群文天地;2011年04期
4 苏锦伦;;现代陶艺对环境艺术壁画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1年06期
5 郅敏;吴为山;;提高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吴为山访谈[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6 李秋焘;;铜仁城市雕塑建设之我见[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曾志贤;;浅谈城市雕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8 陈钰汀;;浅析影响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发展的因素——以长沙城市雕塑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9 郑先觉;孙兰;;由青年毛泽东雕像引发对湖南雕塑发展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10 李鹏克;吴新;;秦皇岛城市雕塑规划探讨[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2 刘岩;;关于济南城市雕塑建设的几点思考[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叶云;郄恩田;尹传垠;;关于中国环境艺术教育方向及模式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张琪;;浅析陶瓷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曾军;;“思想者”的文化旅行及其意义——关于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一点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丰;;关于数字化环境艺术教学的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明;;简述环境艺术表现图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形式[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于美成;;黑龙江美术两题[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吉朋晓;应尽快提升上海“城雕”品位[N];联合时报;2009年
2 邓海欧;如何塑造城市雕塑[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吴学安;让经典城雕进驻城市[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记者 刘蜀鄂 通讯员 彭华;细节决定城市品位[N];湖北日报;2006年
5 普权;东西南北看城雕[N];中国包装报;2001年
6 陈全 本报记者 晁元元;城市雕塑呼唤精品[N];黑龙江日报;2000年
7 邵瑞权;城市雕塑价值该如何确定[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刘枫;城市雕塑切莫“画蛇添足”[N];新疆日报(汉);2005年
9 记者 桂榕 夏晓;首届全国城市雕塑高层论坛在昌举行[N];江西日报;2008年
10 李钢;让城市雕塑奏响和谐华美的乐章[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刘晨晨;中国风水与环境艺术[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3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长株潭城市雕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戚家海;体制与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兴亮;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建伟;苏州市城市雕塑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范文涵;太原市中心城区城市雕塑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钟家立;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陈建华;浅谈衡量城市雕塑优劣的因素及其引申[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刘炜;城市雕塑《西安丝绸之路群雕》的艺术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9 王莎莎;沈阳市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小瑾;景观艺术语境中的现代城市雕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62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