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语境中苏作砖雕的身份持存与再发展
本文选题:建筑风格 + 纳兰常安 ; 参考:《艺术评论》2017年09期
【摘要】:正随着城市建筑风格的现代化,苏州古典样式的建筑随之式微,苏州砖雕艺术遇到了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这就使得原本以建筑为主要载体的这门装饰艺术不得不拓展载体和新的应用领域,创造具有当代审美意义的苏作砖雕作品。一、苏作砖雕与艺术精神在纳兰常安的《受益堂宦游笔记》中曰:"苏州专诸巷,琢玉、雕
[Abstract]: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urba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the decline of Suzhou classical architecture, Suzhou brick carving art has met the challenge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is makes the decorative art which used architecture as the main carrier have to expand the carrier and new application field to create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brick works of Su. One, Su zuo brick carving and artistic spirit in Nalan Changan's "benefit officials travel notes" said: "Suzhou is specialized in the alleyways, carved jade, carving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应用政策类“苏州砖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2016LX018)成果之一
【分类号】:J314.9;TU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镜身;新疆的风光和建筑风格[J];建筑;2000年09期
2 李苗洪,李洪;宁波建筑风格浅谈[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张巍;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看中国的建筑风格[J];南方建筑;2000年02期
4 楚汉;建筑风格:并非老生常谈的话题[J];长江建设;2001年04期
5 何松峻,钮齐;对建筑风格的浅议[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1期
6 秦华;关外紫禁城及其建筑风格[J];建筑;2001年04期
7 谈炳和;略论中西建筑风格[J];文史杂志;2001年01期
8 姬慧;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的融合[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滕绍华;天津建筑风格研究及设计应用——写在《天津建筑风络》出书之前[J];天津建设科技;2002年02期
10 孙树华;闲论现在的建筑风格[J];艺术科技;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晋要霞;潘艳华;;建筑风格[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普群;;建筑风格的时代性[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3 陈世钊;王洁;成祖德;郭孝峰;穆红;;全球化背景下“新汉风”建筑风格的应用初探[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4 肖林;;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思考[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5 赖瑛;;广府明代祠堂莫氏宗祠建筑风格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曹先平;王乐微;;现代楼盘建筑设计风格[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若焱;;云南大学会泽楼建筑初探[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8 ;天津意大利风情街照明[A];中国照明工程二十年专刊[C];2012年
9 ;贵州民族文化宫工程项目[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陈正泰;;关于创建我国丰富多彩的城市特色的初步探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寿臣;建筑风格的延续是城市的史记[N];中华建筑报;2013年
2 记者 白麟 实习生 龚利;权威专家定义“重庆建筑风格”[N];重庆日报;2010年
3 谢良兵;北京建筑风格的变迁[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 徐斌 周志伟;法院之建筑风格[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胡英杰 矫苏平;沃尔夫林建筑风格的后启发性[N];中华建筑报;2013年
6 刘平元;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谈[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陆昀;中国建筑应体现自我风格[N];中华建筑报;2011年
8 刘浪;重庆建筑风格将走向灰色系[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建列;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石室[N];广东科技报;2012年
10 ;专家畅谈荆楚派建筑风格[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兰俊;美国影院发展史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晓旭;呼伦贝尔市建筑风格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金鑫;小城镇新区建筑风格的认知和规划[D];浙江大学;2007年
3 陆佳;近代齐齐哈尔建筑风格的成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玺;人居空间中的人体比例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原野;西安现存二十世纪中叶建筑风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韩伟;论楚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7 陈莹;西风东渐视角下杭州北山街民国建筑群的艺术解构[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8 王娟;古城西安南大街建筑风格评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甲子;营东新城建筑风格塑造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10 陈晨;太原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与演变[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1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01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