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张开人类智慧的双眼——《物之道》和《生之欲》创作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02 08:38

  本文选题:人类智慧 + 吴冠中 ; 参考:《美术观察》2001年06期


【摘要】:正在《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筹备之际,我和张烈老师接受了按照李政道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关于物质与生命的畅想创作两件雕塑作品的任务。 首先是李政道先生从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对撞揭示的物质存在的惰景构想了关于物质
[Abstract]:In prepar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Art and Science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Mr. Zhang and I accepted the task of creating two sculptures in accordance with Mr. T.D.Lee and Mr. Wu Guanzhong's vision of matter and life. First, Mr. T.D.Lee conceived about matter from the inertness of matter revealed by particle collisions on positron and negative electron collider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宝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红娘”——记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一个新贡献[J];文化交流;2001年03期

2 施宝华;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J];炎黄春秋;1995年02期

3 ;艺术和科学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授予李政道先生名誉教授[J];装饰;1996年04期

4 欣然;;吴冠中先生追忆《江南村景》[J];艺术市场;2005年11期

5 ;吴冠中2005年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J];中国花鸟画;2006年01期

6 许丽丽;;斯人已乘西鹤去 留得清赏满人间——缅怀一代大师吴冠中[J];收藏界;2010年08期

7 ;吴冠中:一生与体制磕磕绊绊[J];共产党员;2010年16期

8 胡振民;;在吴冠中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J];艺术评论;2010年09期

9 赵京桥;;一代大师吴冠中[J];走向世界;2010年24期

10 张达明;;吴冠中焚画[J];人民文摘;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道;;李政道先生讲话[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2 汤世杰;;一个活成他自己的“异数”——散文集《春水桃花旧板桥》序[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3 河清;;魂兮归来 央视新大楼-屈膝跪者的象征[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4 张美芳;;李政道先生与刺绣文化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8: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C];2010年

5 柯俊;;柯俊先生讲话[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6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樊少菁;何仲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丽霞;;来自远古的朝圣——崇“九”的溯源和“九”的象征与潜比[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沫若;;艺术之象征[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10 姜影;;欧仁·德拉克洛瓦与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差异中的类似性[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吉刚;浅识吴冠中的中国画创作思想[N];美术报;2009年

2 刘洋;人生风景不老 彩面朝天微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记者 刘艳;吴冠中黄永玉等送作品参展[N];广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丽萍 许晓青;求真惟美不负丹青:追忆吴冠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媒体从业者 张传发;“蜗居”的吴冠中更显“大家”风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燕飞去 情依然 谁来忆江南[N];文汇报;2010年

7 ;艺术来自人民,还给人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东西贯中 艺术永恒[N];美术报;2010年

9 文化部部长 蔡武;“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序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浙江美术馆馆长 马锋辉;浙江是我艺术的第一故乡[N];美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许玉庆;远逝的村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段钢;图像,,一种经济哲学分析的向度[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7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志强;索洛古勃小说创作中的宗教神话主题[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雨;吴冠中油画艺术研究与实践[D];延边大学;2010年

2 张竟;继承与革新[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3 燕昱;“文心画眼”自“横站”—吴冠中的散文世界[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丽娟;论吴冠中之“画本体”美学思想[D];苏州大学;2012年

5 郭紫旭;吴冠中的油画艺术特色及其影响力[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陶金;可游可居的田园之境[D];河南大学;2011年

7 闵绮;浅析吴冠中绘画形式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连晓晓;意境之美[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显惠;心灵的体验与创造[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英明;河瑾灿小说象征形象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9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089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