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库西雕塑的象征意义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artists with Paris as the center gave up the art view and the creative method which took the objective world as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they began to chang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o their inner world, in order to show what people can't see. The untouchable spiritual world aims at security, timelessness, vitality, etc., and strives to find effective formal language or expression. It was at this time that Broncoussi arrived.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分类号】: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不朽的雕塑 永恒的党史[J];军队党的生活;2011年07期
2 叶薇;;世界著名雕塑一览[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8期
3 卓凡;象形·会意·指事——材料雕塑的图本解读[J];艺术·生活;2005年03期
4 O@冬梅;段海龙;;浅析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李小兵;;浅谈当代背景下的雕塑基础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6 秦汉哲;;任哲:雕塑最重要的始终是精神[J];东方养生;2011年06期
7 郑志强;;论水景设计中雕塑与水景的关系[J];莆田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约翰·阿特金;郭文;;英国拉伯勒夫大学[J];雕塑;2011年04期
9 郑胜利;刘果领;;神W暰傻镊攘J];美与时代(中);2011年08期
10 任世坤;;任世坤“乡村寓言”雕塑个展——10年后自观[J];艺术市场;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刘鉴君;;平面雕塑与立体艺术[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5 贺莲花;江碧波;;水与雕塑的结合设计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戴晓玲;戴晓莉;;艺术设计中可承载之“轻”——解析雕塑大师亚力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伯敏;;历史的彩晕——敦煌石窟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向极鼎;;赏石资源与美术教育——关于民族高校美术教育开发应用地方资源的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夏大川;;关于漫画理念的思考[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10 凌继尧;;“持矛者”的美学意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虹子;抗战纪念雕塑奏响和平主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韩小蕙;开创中国雕塑的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5年
3 邹文;艺术不以公众优先是道义缺陷[N];工人日报;2005年
4 ;北京,,不朽的雕塑有多少[N];北京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玉芳;不该忘却的纪念[N];人民日报;2005年
6 ;走进小区的雕塑展[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雕塑垃圾”早该赶出城去[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吴江;雕塑市场期待知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宝贵;漫谈GRC与雕塑[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劣质雕塑污染城市视觉[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3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4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铮;叛逆,让生命破茧飞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3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骆韬颖;浅析当代艺术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琪;谈人物雕塑的姿势[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7 王慎;马背的负载——对中西方有关于马的纪念性雕塑艺术中马背上无人或有人问题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谌扬;雕塑工作室的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牟柏岩;模仿之“乐”[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122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12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