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20世纪60—70年代女性雕塑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0 19:4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艺术不再是男性艺术背后的附属品,它以一个独特的、并与男性艺术并驾齐驱的艺术形式,表现着女性自己的艺术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女性艺术的形成,雕塑艺术便成为女性艺术中表现女性观念的独特载体,这一独特载体区别于绘画,它摒弃平面性,并与空间发生关系,这使得女性雕塑艺术具备了强烈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女性雕塑作品本身的特点是区别于男性的,她们以自己生活、梦想、爱好为背景进行创作,因此作品强烈的反映出女性对于社会和自身意识的一种探索和认知。对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性雕塑艺术进行研究,是因为这一时期作为女性艺术的开始阶段,雕塑作品中包涵的女性意识最为强烈,作品不以大众题材为创作方向,而是强调女性的自我性。文中针对:1、20世纪60—70年代女性雕塑艺术中所包涵的艺术特点。2、对20世纪60—70年代女性雕塑作品影响的因素。3、中国当代女性雕塑对20世纪60—70年代女性雕塑艺术的继承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从女性艺术家本身对材料选择的敏感性和选择雕塑创作题材的独特性入手,将女性雕塑作品中生活化、感应化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女性的自然本性、社会经历、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讨论影响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女性雕塑艺术中所蕴含的创作理念。并将其总结的创作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指明方向。希望女性雕塑艺术在女性主义艺术这样一面大的旗帜下蓬勃发展,并走出了一条与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的道路。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female art is no longer a subsidiary of male art, it is a unique art form, and the same as male art, showing the artistic concept of women themselves. Since the 1960s, with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art, sculpture art has become a unique carrier of female art to express the concept of women. This unique carrier is different from painting. It abandons planarity and has a relationship with space. This makes female sculpture art with strong expressive and visual imp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sculptur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en. They creat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own lives, dreams and hobbies. Therefore, the works strongly reflect the exploration and cognition of women to the society and their own consciousness. The study of female sculpture art in the 60-70 's of the 20th century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as the beginning stage of female art in this period,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contained in the sculpture works is the strongest, and the works do not take the popular theme as the creative direction. It emphasizes the self-nature of wome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ims a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sculpture art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emale sculpture work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and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female sculpture on the female sculpture in the 60-70 '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inheritance of art is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Starting from the sensitivity of female artists to material selection and the unique selection of sculpture creation sub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works of female sculptures that are liveable and inductive, and analyzes the natural nature and social experience of women. And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backgroun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1960s-70s female sculpture art contained in the creative ideas. And its summary of creative ideas to their own creation,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ir own artistic cre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female sculpture art will flourish under the banner of feminist art and walk out a road different from other art form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高哲,张兴民;最新发现雕塑艺术的旷世绝笔太原隋代汉白玉石椁墓[J];文物世界;2000年01期

2 林子杰;21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思考[J];雕塑;2000年02期

3 ;浙江民居的门楼雕塑艺术[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4 潘绍棠;;雕塑艺术与人体美[J];艺术·生活;2001年03期

5 张昌;永恒的美——俄罗斯环境雕塑艺术[J];装饰;2001年05期

6 ;中国北京延庆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 人 生命 自然[J];艺术·生活;2002年02期

7 ;非洲雕塑艺术[J];美术观察;2002年03期

8 章红;印度神奇的卡基拉浩及其雕塑艺术[J];世界美术;2002年01期

9 项金国;全球化视野下雕塑艺术撞击与融合[J];雕塑;2002年04期

10 朱晓东;;雕塑艺术的主题与形式[J];新闻传播;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当雕塑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娉 实习生 陈琦 师文;雕塑艺术助力文化青岛[N];青岛日报;2012年

3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何桂彦;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孙振华;走向自然生态的雕塑艺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王娉;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福利”[N];青岛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娉;青岛雕塑艺术发展土壤非常好[N];青岛日报;2012年

7 胡锴;借文化之力 塑城市精神[N];美术报;2012年

8 肖维波;雕塑艺术要多与公众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晓晨;叶毓山:雕塑艺术蕴涵强大市场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曾成钢 委员;雕塑艺术普及任重道远[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健;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平;试析印度雕塑对元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王天娇;论雕塑艺术中观念与材料的关系[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4 王晓儒;雕塑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可;材料滥用对雕塑艺术的消极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6 尚纪超;雕塑艺术的个性表达[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7 魏冉;浅谈艺术衍生品中的雕塑衍生品[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8 石婷婷;动画语言在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及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超;消失的“躯壳”[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10 王力布;20世纪60—70年代女性雕塑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34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134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