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战火硝烟下联袂书写的历史——抗战时期重庆报纸的木刻副刊

发布时间:2019-03-26 18:14
【摘要】:正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重庆,这座原本相对闭塞的内陆山城由此肩负起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事业所赋予的历史担当。战时首都被既定为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注定成为中国新闻活动的中枢。随着上海、南京以及武汉的先后沦陷,《中央日报》《大公报》《新民报》《扫荡报》《时事新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
[Abstract]:On November 20, 1937,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ssued a declaration of relocation to Chongq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war, coordinate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for the sake of long-term anti-Japanese wa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oved to Chongqing this day. Thereafter, it will engage in a more lasting battle on the broadest scale." Chongqing, the relatively closed inland mountain city, thus shouldered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given by the Chinese nation's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liberation. The wartime capital was established as China's political, military, economic, cultural center, and was destined to be the hub of China's journalistic activities. With the fall of Shanghai, Nanjing and Wuhan successively, the Central Daily, the Da Kung Pao, Xinmin Daily, the sweeping News, the New News of current Affairs, and Xinhua Daily, etc.,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G219.2;J3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冰;我对木刻艺术的几点思考[J];美术研究;1984年04期

2 张怀江 ,辜居一;黑白刀木之间[J];新美术;1984年02期

3 凌月麟;略论鲁迅的木刻创作思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4 喻德刚;;木刻艺术——距离的美感[J];戏文;2005年06期

5 王仲;;重振黑白木刻艺术的雄风——21世纪中国黑白木刻展览暨画集序[J];美术;2007年01期

6 戴政生;;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勃兴[J];今日艺术;2008年08期

7 酆中铁;早期木刻运动在四川[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8 吴海寿;谈木刻艺术的大众化(摘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1年00期

9 杨广敏;;抗战时期的福建木刻教育[J];艺术.生活;2006年04期

10 全显光;;隋丞的黑白木刻艺术[J];美苑;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金靖中;;“并重"并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A];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4年

2 于惠通;;练几式“偷”招[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肖勇;;新闻摄影的平民化趋势[A];坚持科学发展 辉映伟大时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理工大学博士生 周岚;印糕版行将消失的木刻艺术[N];美术报;2009年

2 厚夫;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N];美术报;2010年

3 本刊记者 余 宁 实习生 曹吉星;王琦:木刻是一门作为武器的艺术[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杨小洲;说说良友木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陈履生;从黑暗中刻画出期望[N];人民日报;2008年

6 高照;版画印象[N];美术报;2007年

7 郑作良;激扬之黑白[N];人民日报;2006年

8 丁玲;惊魂初定的记忆漫画[N];中国商报;2006年

9 许石林;刀下刻出鲁迅式的激情[N];深圳商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更;版画是世界语言[N];珠海特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王丽红;瞬间的永恒[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3 Bazlur Rashid Khan(拉西德);人民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夏;宋代书籍木刻插图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朱文静;陈洪绶木刻人物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庞先超;抗战时期延安漫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进;抗战时期重庆对外美术交流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许宏翔;洗尽铅华始见金[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刘俊;海纳百川:桂林抗战美术开放性特征的历史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颖;抗战时期现实主义美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陈琦;《现代版画》与“现代版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王进;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版画审美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菲;西出阳关结硕果[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7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447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