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具象雕塑语言的中国本土化尝试
发布时间:2020-03-26 17:18
【摘要】:在世界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西方具象雕塑本土化的实践,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艺术家们西方具象雕塑本土化的实践历程,探讨学院派的艺术家们如何在创作中表现出本民族的艺术特征,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气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首先以我国雕塑事业开拓者之一的程曼叔先生为例,探讨其长期在接受西方写实训练的情况下,是如何在其作品中显现出具有独特韵味的东方之美。其次,自从西方具象雕塑传入中国以来,以各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家们进行本土化实践的优秀作品为例,分析西方具象雕塑本土化的实践历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们学习西方雕塑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元素融入到雕塑创作之中,探索本土语境,让本土雕塑艺术拥有自身的民族化特征及审美理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参观考察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为主要手段,来明确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以及他们作品中所运用的塑造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分类梳理,最后得出西方具象雕塑本土化实践的意义及影响,证明雕塑艺术中国本土化的意义以及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的重要性。
【图文】:
术氛围和思想对中国留学生院教学模式下》,1984 年第 2 期,,第 24 页。院的雕塑教学》,《雕塑》,2007 年第 3 期,第 41 页。(图 1-1)《白利城的青年农妇》西格罗斯
《女人体》程曼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05
本文编号:2601725
【图文】:
术氛围和思想对中国留学生院教学模式下》,1984 年第 2 期,,第 24 页。院的雕塑教学》,《雕塑》,2007 年第 3 期,第 41 页。(图 1-1)《白利城的青年农妇》西格罗斯
《女人体》程曼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八十七神仙卷》赏析[J];大众文艺;2015年10期
2 范景中;;材料和形式:读曾成钢的雕塑[J];中国美术;2013年01期
3 钱晓鸣;;精到的厚重——曾成钢雕塑的个案考察[J];美术;2008年04期
4 杨奇瑞,张海军,一茗;访谈雕塑家杨奇瑞教授[J];艺术探索;2004年01期
5 李松;心无挂碍 运斤成风——钱绍武和他的雕塑创作[J];美术观察;1997年07期
6 孙振华;论曾成钢的雕塑艺术[J];美术;1994年10期
7 高照;;耀眼星辰——青年雕塑家曾成钢[J];新美术;1991年04期
8 刘骥林;忆王临乙先生[J];美术研究;1991年03期
9 刘士铭;王临乙先生的雕塑艺术[J];美术;1987年06期
10 沈海驹;程曼叔教授的雕塑课教学[J];新美术;1984年02期
本文编号:2601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60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