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中国式“漫画”——当代漫塑的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6:16
【摘要】:漫塑是中国当下一种新兴的美术形式,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原始陶俑;至汉唐时期出现了说唱殉佣,宋代罗汉、武将,均可视为一种类漫塑。从名称看,漫塑为漫画与雕塑的合称,取雕塑之形,融漫画之意,体现为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衔接。文章从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比较研究与田野作业相结合,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陶、泥塑工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过程,以及作为现代创意设计的美学意味和生成机制。具体而言,漫塑在题材上表现为写实主义趋向,跟时代、贴生活、接地气。在工艺上与传统民间美术一脉相承,质朴粗砺、雅拙简练,有手作之美。主题上主张“以漫醒世”,诙谐、逗趣,寓教于乐,体现为一种轻喜剧的审美风格。漫塑的出现,与“读图”时代的“天时”、中国非遗热的“地利”,“创意”化的“人和”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漫塑的历史源流与演变,梳理了漫塑的艺术雏形、现状、地域分布及代表人物。第二章,分析漫塑的题材,概括为风云人物、寻常百姓、民俗风物几大类型。第三章,以经典案例入手,从质、形、色三方面分析提炼漫塑的工艺特色;第四章,从主题入手,通过漫塑与陶、泥塑、漫画以及漫塑不同作品之间比较,探寻漫塑的个性风格。第五章,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探寻漫塑工艺的生成机制。结语部分,围绕漫塑的种种争议,展开辩证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图文】:

人头,页图,陶俑,图片


章 漫塑的历史源流与术,在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虽离不开术风格。漫塑夸张传神、富有动感和,因而原始陶俑也被认为是漫塑的雏代漫塑形态的代表时期及作品,系统第一节 原始陶俑:漫塑雏形源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先民以陶土,推动大众创造出更多实用工具以满能够凭借直觉感受的表达制作以人

说唱,页图,图片,殉葬品


考古史料及殉葬品中进一步得到认证替了古代封建社会活人殉葬,具有一,讲究视死如生,厚葬之风盛行。尤要继续享有生前的乐趣,艺人的说唱人们顺应市场需求,为他们特供说唱俑,能工巧匠们不敢懈怠,精心制作在客观上形成与写实风格的秦始皇兵艺术特色。型方面,,集中体现为一个 动 字。单姿态异乎传统,高度不成比例,边角有的古拙之美,更进一步增强了其 动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侧面反映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佳玉;;汉代陶塑的艺术风格[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年10期

2 宋文靓;;陕西凤翔泥塑的艺术特色探析[J];雕塑;2015年05期

3 尚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民间漫塑技艺传承与教学实践探索[J];包装世界;2015年04期

4 刘克能;;漫谈雕塑的整体性[J];美术界;2015年07期

5 陈慧君;;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24期

6 孙军;;麻城蔡家山手工制陶的工艺特色[J];大舞台;2014年12期

7 赵继学;;汉击鼓说唱俑的时代文化蕴含[J];艺术教育;2014年12期

8 谢凯;王增丰;;会笑的泥巴[J];中华手工;2014年12期

9 吴小锦;;谈工艺美术沉静创作与灵动效应[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4年11期

10 马莎;;反思当代陶艺所处状态 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J];陶瓷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惠龄;;古已有之的街头漫画展[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2 何韦;;钟馗画是中国漫画[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3 赵克;;甘拜“丑角”为师 ——谈漫画艺术的人物造型[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亦奕;贺芳芳;;非遗传承人应该是艺术家[N];中国文化报;2014年

2 王菁;;快乐漫塑 畅快人生[N];广州日报;2011年

3 ;漫塑人生耍泥丸[N];哈尔滨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迪;曲阳民间泥塑艺术在定格动画创作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7年

2 卢虹红;苏轼岭南风物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刘洋;从达西.纳姆达科夫的雕塑看原始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4 崔世亮;浅析王国维“境界”理论对雕塑语境的启发[D];郑州大学;2016年

5 李琼慧;徐义生与其师何海霞青绿山水画艺术风格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6 王月梅;视觉语法与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讽刺漫画寓意解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曹爱萍;唐代舞蹈陶俑的审美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8 叶炯;陶瓷雕塑风格表现[D];沈阳大学;2013年

9 杨婧姝;中国当代漫画设计文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吴艳芬;漫画中的隐喻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3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613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