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写实雕塑的观念性重组

发布时间:2020-07-15 01:04
【摘要】:传统写实雕塑曾一统天下,直至观念艺术的出现才冲破了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并不断颠覆艺术家对之前种种高高在上的权威的观点认知。而当“现成品”成为越来越多的雕塑家创作的材料时,更加新奇的雕塑创作方式也不断涌现出来。作为传统的写实雕塑倍受冲击,尤其是在美术院校的展览中,写实雕塑作品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一度处于雕塑创作的“边缘地带”。但那些仍坚持写实雕塑创作的少数雕塑家,通过植入观念艺术中的“观念”,扩大了雕塑创作的外延,以写实雕塑去衍生“观念性雕塑”。观念性雕塑区别于纯观念艺术与现代雕塑,它既不是纯粹的观念也不是单独的写实雕塑。它要求有物象的存在,并依靠其传达作者的观念。观念性雕塑的出现,给传统的写实雕塑注入了新的血液,让写实雕塑不再满足于“写实”,使写实雕塑在当代语境下更叠,并使写实雕塑中优秀的部分得以延续并发展,给了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写实雕塑的魅力的机会,并让写实雕塑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正是基于写实雕塑的创作,研究如何将雕塑家的“观念”更好的重组于写实雕塑中,并赋予写实雕塑以新的使命。让其不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要求,而是当代语境下观念表达的一种方式,并让更多的人能够直观的理解艺术家的意图,使当代艺术更为“亲民”。文章第一章首先对观念艺术以及写实雕塑的概念、发展进行论述,第二章讨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重点探讨观念艺术对写实雕塑产生的冲击,在观念艺术的影响下,传统写实雕塑的思维方式不能够充分满足艺术家观念的表达,传统的写实雕塑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当代的艺术语境。与此同时,“观念”的注入,使写实雕塑中出现了“观念性雕塑”。观念性雕塑是结合了观念艺术与写实雕塑的产物,它更好的顺应了当代艺术发展的需要。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观念性雕塑中观念性重组的方式,并以隋建国和展望为具体案例论述雕塑家在写实雕塑创作中如何将观念重组于作品之中。最后一章,将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从创作前的构思,创作中观念性的重组,和创作总结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在当代语境下,自己毕业创作的构思以及在作品中如何达到观念性重组的最佳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05
【图文】:

观念,艺术家,观念艺术,艺术作品


学位论文 第 1 章 部分基础“观念”局限于艺术本体,将其扩散至更广阔的社会随着艺术家创作关注点的转移,艺术品不再单纯满足的本体语言,而是成为观念的媒介。艺术创作转变为问题、表达观点、宣示立场的手段。博伊斯看来,艺术是具有革命性的,并且是可以帮助品《如何向死兔子讲解图画》(图 1-1)便是如此。他,坐在一间周围是脂肪、铁丝和木料的空屋里,他看来温暖的救世主。他头上的蜂蜜,怀中的死野兔,暗动物和地已连结为一体”。此外,蜜蜂象征着勤劳与通过不当的手段获取利益而是应该像蜜蜂一样勤劳,

蔡国


的不同方式下,雕塑家为了更好地表达观念性雕塑创作中的观念,。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的物品进行组合,变形,组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对外拼接。在不改变其原有的某些特点的情况下又区别于悉又陌生的视觉体验。的作品《上网》(图 3-1),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型原型为上海的龙华塔,其中有上百只金丝雀,作者分将一个形状类似于渔船的骨架放置在在鸟笼的右侧,倒扣在地面上,上面插着 3000 多只金箭。通过放置自由的在这台电脑上上网。鸟笼通过一个类似于捕鸟在这个作品中我们与鸟都被捕捉到了,只不过是被不的身份置换,来引发观者的思考。

汉字,文化力量,作品,中国观


位论文 第 3 章 中国观念性雕塑创作中观念重就是以挪用方式的最典型的例子。这种方式是当式。物质在被挪用的过程中,显示出物质其比喻或造冰的《天书》(图 3-2)为例进行解释,作者将传转化,将潜藏于这两种资源里的文化力量表现出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会发现作品上布满熟悉的“底写了些什么时,你又发现上面的字都不是汉字。作者打破了人们对汉字的固有思维,将汉字的手法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桂彦;;“绘事物语”——媒介与观念的延伸[J];中国艺术时空;2017年03期

2 徐磊;;浅论当今书坛“丑书”的审美价值[J];艺术品鉴;2017年10期

3 权立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性障碍与突破[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4 诸大建;科学观念简论[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0期

5 胡庆胜;让思想冲破藩蓠──对外开放中的观念性障碍及调整对策[J];探索与求是;1996年08期

6 聂赫夫;;观念的临界——绘画观念性因素探究[J];美术大观;2019年04期

7 胡恒;;材料的观念性——评《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J];新建筑;2010年01期

8 师晖;;歌唱的几个观念性问题[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9 马浩然;高尚;肖丰;;“泛观念性”—基于观念变更的当代绘画创作再审视[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顾丞峰;;观念性艺术与持续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钱宁;;从内源发展观点看农村社区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社区发展思考(节选)[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严存义 杨桓;破除劳务输出观念性障碍[N];甘肃日报;2005年

2 辽宁省抚顺市委党校 李秀艳;化就业结构性矛盾 需破观念性障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3 俊茹;观念性水墨的实验[N];文艺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成笑容;倡导创造性 增强观念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陈岸瑛;如何建立当代艺术的观念性[N];中国美术报;2016年

6 汪洋;观念性肖像绘画语言浅论[N];美术报;2004年

7 王亚伟 尹浩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世界发展视域下的文化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傅梦妮 刘晶 实习记者 何鑫;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性”如何表达[N];中国美术报;2018年

9 朱小钧;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凸显观念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阳;“复制与异化”—我眼中的世界[D];广州美术学院;2018年

2 戴术;写实雕塑的观念性重组[D];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

3 刘思捷;论观念性不可量物侵害[D];南京大学;2014年

4 李婷婷;语言形式作为观念性的表达[D];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

5 陆希;李青创作的观念性表达—谈我的创作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陈毅;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观念性影视广告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7 祁达;不可替代[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许毅博;观念性与视觉性对创作的影响[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9 刘晓丹;陶瓷雕塑在中国雕塑发展史中的社会任务与价值体现[D];沈阳大学;2015年

10 孙玉汶;非主流材料首饰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755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755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