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身体美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0-10-20 14:15
“药叉女”作为古印度民间崇拜中具有人形的女性偶像之一,其形象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纪哈拉帕文化出现之前,她的身份职能经历了从“精灵”—“树神”—“守护神”的转变过程。本文以药叉女开放性的造像为基点,通过对造像外部表象——类型与样式、法器与装束、造型姿态与特征的分析,继而探寻内部——从身体美学的角度解读其造像由自发性语言所呈现出的象征指意与审美观念。以此为个案表明,造像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女性造像(身体)所映射的古代印度审美观念之显现。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考察药叉女造像中呈现出的身体语言,并将其凝练成美学意义。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文献入手,对药叉女形象的诞生、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第二章从图像出发,对药叉女造像的元素组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类型与样式、法器与装束、符号;第三章从整体形态把握,对药叉女造像于不同时期的风格转向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第四章回归身体本身,对药叉女造像的身体语言、呈现方式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由内而外的逐层阐述,以此回看“塑形”过程中古代印度审美观念的映射。“药叉女”是印度河流域自然崇拜文化的符号载体,其浓缩了原住居民对自然万物有灵观的思考方式与文化心理。通过对药叉女造像的外形形态的研究分析,解读造像本身语言所蕴涵的美学意义和其形成的背后推动力,试图一窥度古代印度人们对女性身体的理解与审美观念的变化,为日后研究药叉女造像及原始崇拜的学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可深入研究的线索。
【学位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305;J701
【部分图文】:
转换示意图,线描图作者李飞)式中,假设 A 为树木,A+为药叉女,=为两者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者“本以成立的前提在于,树木(种子发芽、树枝生
柱式姿态图,线描图作者李飞)
印度村庄复现图,线描图作者李飞)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48789
【学位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305;J701
【部分图文】:
转换示意图,线描图作者李飞)式中,假设 A 为树木,A+为药叉女,=为两者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者“本以成立的前提在于,树木(种子发芽、树枝生
柱式姿态图,线描图作者李飞)
印度村庄复现图,线描图作者李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蕴锦;;印度宗教作品中的乐舞艺术研究[J];民族艺林;2019年01期
2 雷启兴;;克孜尔83窟壁画图像原型考——以月光夫人为考察中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03期
3 苏丹;;印度药叉女像对唐代敦煌石窟女性造像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4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雅玫;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身体美学意义[D];西安音乐学院;2019年
2 王昀;龟兹壁画中的飞天和天宫伎乐造型初探[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8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4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