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温度感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以陶瓷与木材料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3 19:58
雕塑艺术创作中,材料上的使用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艺术发展史的每个时期,材料的使用与发掘对整个艺术史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雕塑材料从一开始的传统材料金属、木材、石材等慢慢拓展为其他综合材料、现成品、废旧物品、日常生活用品等人本身,自然界中的阳光雨水等自然现像等都可以作为材料运用到雕塑创作之中,同时随着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其他更多材料或是声光电等媒介都可以运用与雕塑的延展之中,除日益扩张的材料的加入使用外,传统材料的使用是否已经到的边界?传统材料在语言上还能进行补充拓展吗?材料的边界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有的材料属性,并且这些属性可以进行分类,每一种属性又能衍生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这些材料之间还存在什么共同点和现阶段没有发觉的可能性呢?本文就以陶和木这两种传统雕塑材料,以材料属性出发,以材料对温度感的感知角度去解析什么是材料的温度感,材料的温度感对于雕塑创作的实际运用价值在何处,以其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去探求在现代雕塑创作中,个人视角对材料温度感的定义与总结以陶与木这两种材料在温度感为媒介下结合所能产生的新的材料语言的研究。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莱阿泽维多《融化的人》2009年冰
图 2-1 内莱阿泽维多《融化的人》2009年 冰Melting man(图片源于网络)术家阿尔泊多斯塔尔制作了一个叫做“炎热的展览”画《呐喊》、《星月夜》、《格尔尼卡》等受到高温地面上的情景。作品见证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述的那样,这是方程式“艺术 +夏季 –空调”的结果衍生出带有新的形式感的作品,利用油墨为材料充分出新的视觉上的效果。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什么是材料的温作,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对于材料与温度感两种元素的探究与思考,并能以一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读。将蜡材料的材料属性与温度感有机的结合,加强了品的视觉效果,他的系列作品蜡制人体,随着光线温度的变化积累,最终将整人体融化解剖的过程呈现给观者,反映出了材料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使整个作品具有了更高的完整度与冲击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木材自然属性的语言转化研究[J]. 葛平伟,龙宏. 新美术. 2018(09)
[2]美国现代陶艺的旗帜——彼得·沃克斯与奥蒂斯陶艺革命[J]. 郅敏. 美术. 2010(08)
[3]木、陶本原中的传统与现代情结[J]. 何镇海. 中国陶瓷. 2008(07)
[4]最后的艺术贵族陈丹青[J].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0(03)
[5]“有意味的形式”与后印象派绘画[J]. 黄志华.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9(04)
硕士论文
[1]现代雕塑材料意味的发展[D]. 吴昊.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材料语言的形式意味及意义表达[D]. 赵静.山西大学 2016
[3]当代雕塑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D]. 张静.大连工业大学 2013
[4]雕塑创作中综合材料的运用[D]. 赵灵均.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7072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莱阿泽维多《融化的人》2009年冰
图 2-1 内莱阿泽维多《融化的人》2009年 冰Melting man(图片源于网络)术家阿尔泊多斯塔尔制作了一个叫做“炎热的展览”画《呐喊》、《星月夜》、《格尔尼卡》等受到高温地面上的情景。作品见证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述的那样,这是方程式“艺术 +夏季 –空调”的结果衍生出带有新的形式感的作品,利用油墨为材料充分出新的视觉上的效果。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什么是材料的温作,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对于材料与温度感两种元素的探究与思考,并能以一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读。将蜡材料的材料属性与温度感有机的结合,加强了品的视觉效果,他的系列作品蜡制人体,随着光线温度的变化积累,最终将整人体融化解剖的过程呈现给观者,反映出了材料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使整个作品具有了更高的完整度与冲击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木材自然属性的语言转化研究[J]. 葛平伟,龙宏. 新美术. 2018(09)
[2]美国现代陶艺的旗帜——彼得·沃克斯与奥蒂斯陶艺革命[J]. 郅敏. 美术. 2010(08)
[3]木、陶本原中的传统与现代情结[J]. 何镇海. 中国陶瓷. 2008(07)
[4]最后的艺术贵族陈丹青[J].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0(03)
[5]“有意味的形式”与后印象派绘画[J]. 黄志华.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9(04)
硕士论文
[1]现代雕塑材料意味的发展[D]. 吴昊.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材料语言的形式意味及意义表达[D]. 赵静.山西大学 2016
[3]当代雕塑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D]. 张静.大连工业大学 2013
[4]雕塑创作中综合材料的运用[D]. 赵灵均.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7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01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