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生生不息——关于动态雕塑拓宽塑造边界的设想

发布时间:2021-06-14 12:51
  对雕塑由静止至运动的历史进行梳理,同时对活跃在当代的动态雕塑家进行剖析,从而研究推动动态雕塑演变的背后观念,并探讨动态雕塑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基础及可能性,提出了雕刻自然的设想。 

【文章来源】:雕塑. 2018,(06)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生生不息——关于动态雕塑拓宽塑造边界的设想


图4乔治.里基作品《旋转的二个三角在上升》

魔法,雨露,作品,动态


I?Theory?Research?理论纵横?|??图4乔治.里基作品《旋转的二个三角在上升》图5拉尔方索作品《雨露》??和运用,让他的动态雕塑好像有了魔法_般。??这些自然力介入的活动雕塑装置.让人感受到空气.风.地??球引力所带来的微妙的作用力的存在.在一种循环往复又似乎无??序的动态变换中.造型本体的形式美感应运而生.动态雕塑不是??为动而动.而是用■■最合适''的形态来转译空气与动力的形态.??借以唤醒那些常常被遮蔽的——人们对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的感知.??三、转译自然的哲思??动态雕塑自1950年代始.就在不断地拓宽动态的表现形式.??其中也采用了一些当代的材料来制作.如铝.塑料.霓虹等.随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聚焦在以电脑产生的互动艺术上.传统的动态??雕塑在ro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失落。直到上世纪末.拉尔方索??(Ralfonso)等动态雕塑艺术家将科技介入,使得与公众互动的动态??雕塑重新具有完善的可能,并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见图5).??在这个复苏过程中,我们苛以清楚地看见动态雕塑并不是一??个单纯追求_动起来"的艺术形式.令动态雕塑艺术再次复苏的??也不仅仅是科技.背后是对动态雕塑观念的拓展.比如.新动态??雕塑的开拓者拉尔方索的作品集中表现了音乐.水.灯光.运动??等要素.依据周围空间的人数及相应活动情况.作品的颜色与形??状会随机变化.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与观者进行互动.这??实际上使动态雕塑的公共性不断被拓宽.甚至于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维度中.让雕塑全面进入_切公共空间,与人们亲密接触。在??这一切运用科技而达成愉悦的视觉美感的动态雕塑上.我们并不??会为此而欣赏

净水,动态


I?Theory?Research?理论纵横?|??图4乔治.里基作品《旋转的二个三角在上升》图5拉尔方索作品《雨露》??和运用,让他的动态雕塑好像有了魔法_般。??这些自然力介入的活动雕塑装置.让人感受到空气.风.地??球引力所带来的微妙的作用力的存在.在一种循环往复又似乎无??序的动态变换中.造型本体的形式美感应运而生.动态雕塑不是??为动而动.而是用■■最合适''的形态来转译空气与动力的形态.??借以唤醒那些常常被遮蔽的——人们对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的感知.??三、转译自然的哲思??动态雕塑自1950年代始.就在不断地拓宽动态的表现形式.??其中也采用了一些当代的材料来制作.如铝.塑料.霓虹等.随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聚焦在以电脑产生的互动艺术上.传统的动态??雕塑在ro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失落。直到上世纪末.拉尔方索??(Ralfonso)等动态雕塑艺术家将科技介入,使得与公众互动的动态??雕塑重新具有完善的可能,并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见图5).??在这个复苏过程中,我们苛以清楚地看见动态雕塑并不是一??个单纯追求_动起来"的艺术形式.令动态雕塑艺术再次复苏的??也不仅仅是科技.背后是对动态雕塑观念的拓展.比如.新动态??雕塑的开拓者拉尔方索的作品集中表现了音乐.水.灯光.运动??等要素.依据周围空间的人数及相应活动情况.作品的颜色与形??状会随机变化.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与观者进行互动.这??实际上使动态雕塑的公共性不断被拓宽.甚至于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维度中.让雕塑全面进入_切公共空间,与人们亲密接触。在??这一切运用科技而达成愉悦的视觉美感的动态雕塑上.我们并不??会为此而欣赏


本文编号:3229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229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