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符号化倾向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7-06-27 14:13
本文关键词:初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符号化倾向的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85”新思潮以来,当代艺术的走向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至今日,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当下的课题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雕塑的符号化现象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存在许多没有得到很好处理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成因再次进行考察。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综合各家成熟的研究成果之外,试图在广泛的美学、艺术学基础上,选取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涉猎的符号化问题为切入点,因为中国当代雕塑自身具有广博的包容性,从理论到实践都绝非单一的知识和认识所能涵盖。面面俱到只恐陷入泛泛而谈,因此限定在在进入当代波普、艳俗雕塑创作风格的范围内谈雕塑符号化,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以小见大,阐释本人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对于符号化雕塑创作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并对其成因的一些所感所悟。我的论文选题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1、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历史沿革与现状2、中国当代雕塑所面临的二维文化社会谱系是导致符号化的催化剂3、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认识不足导致中国当代雕塑创作陷入符号化4、艺术市场的盲目性和泡沫化充当了中国当代雕塑符号化的助推器。这四部分在文中呈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部分属于史实研究,主要以叙述各个衍变阶段对雕塑创作的不同认知为主线索,贯以时间上的先承后续,进行分析,分析导致其变化的文化语境;并在对雕塑艺术发展的进程做粗线条梳理基础上,继续追问其导向的根源。其中涉及对物质根源、理论根源、文化心理根源逐一解答,当然这三种根源不是孤立作用的,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动力机制,最终培植了的当代雕塑艳俗化、符号化发展趋势的土壤;第二部分属于文化研究,在对史实的认知基础上,提炼出二维的文化社会谱系是如何影响雕塑艺术向符号化发展的;第三部分则深究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原因,厘清导致这种雕塑现象出现的内部原因;四部分是从市场的角度看雕塑的符号化,并由此引发的思考。理论的建构最终还是为了解决当下的课题,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焕发生命力,研究才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当代雕塑 符号化 雕塑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历史沿革与现状9-14
- 1.1 民国时期的典型雕塑家9-10
- 1.2 抗战时期的雕塑艺术概况10
- 1.3 改革开放后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情况10-12
- 1.4 “符号化”的释义12-14
- 2 中国当代雕塑所面临的二维文化社会谱系是导致符号化的催化剂14-19
- 2.1 二维文化系谱对中国文化各个层面的影响14-15
- 2.2 挖掘中国文化资源,摆脱符号化创作的束缚15-19
- 3 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认识不足导致中国当代雕塑创作陷入符号化19-22
- 3.1 中国文化土壤与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背景具有差异性19-20
- 3.2 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认识匮乏导致符号化现象萌生20-22
- 4 艺术市场的盲目性和泡沫化充当了中国当代雕塑符号化的助推器22-27
- 4.1 未纳入市场机制前雕塑艺术的社会政治职能22-23
- 4.2 简述雕塑作品纳入市场运作机制下的状况23-24
- 4.3 艺术市场的盲目和泡沫加剧雕塑创作符号化倾向24-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1
- 致谢31-3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3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欣欣;公共雕塑媒材应用的生态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初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符号化倾向的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9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