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发展现状
本文关键词:浅谈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发展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建立在具象写实雕塑语言在当代的应用这一研究课题下,从自身的认识出发,阐述中国当代具像写实雕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探讨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的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具象写实雕塑的历史,中国古代具象雕塑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雕塑语言及技艺的传承出现了问题,加之历史形态的原因雕塑并未进入主流艺术行列,那时候的雕塑只是服务于宗教与丧葬,还有作为建筑的装饰。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传统雕塑发展缓慢。 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的雕塑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期,西方古典写实主义占统治地位,并没有形成有本土化的雕塑体系,与中国传统具象写实雕塑出现了断层。本土文化的缺失和雕塑体系评论体系的西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的发展。 进入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也飞速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都有显著提高,本土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了必然趋势,这一切都为中国雕塑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要认清困境,把握机遇,建筑属于自己本土文化的雕塑理论体系,使中国具象写实雕塑得以持久健康的发展。这不但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具象写实雕塑 问题 本土文化 西化 中国传统文化机遇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9
- 第二章 具象写实雕塑的内涵释义9-10
- 第三章 具象写实雕塑在中国的发展概况10-16
-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中国具象写实雕塑10-11
- 第二节 二十世纪的中国具象写实雕塑11-13
- 第三节 现阶段的中国具象写实雕塑13-16
- 第四章 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所面临的问题16-20
- 第一节 本土文化的缺失16-18
- 第二节 艺术评论体系的西化18-20
- 第五章 寻找春天的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20-24
- 第一节 大国崛起带来的机遇20
- 第二节 本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机遇20-21
- 第三节 面对机遇与困难如何寻找当代具象写实雕塑艺术语言21-24
- 第六章 结束语24-25
- 参考文献25-26
- 致谢2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平;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聂庆璞;文化转型与网络文学的未来[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3 唐德胜;从一种科学观看新时期文艺理论的两个命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7期
4 马明杰;;论布洛克的“艺术品”概念[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5 张贤根;形式美与艺术本性[J];江汉论坛;2002年05期
6 袁振辉;设计:沟通科学与人文的第三种文化[J];江南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盖光;人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与文艺生态审美体验[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贾丽敏;论艺术概念的演变[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9 吴艳宇;;艺术:生存还是毁灭?[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聂庆璞;网络文学:未来文学的主流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4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5 刘子川;“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D];东南大学;2005年
6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焦胜;“客源”型生态旅游区的主题创作[D];湖南大学;2001年
3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4 丑国珍;城市空间的层次及尺度空间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5 江伟贤;现代陶艺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任立昭;广西瑶族文化与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孙影;素描教学新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柯扬;影响音乐创作的四个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9 马凌燕;马采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艺术学独立运动到现代艺术学体系[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海军;平面设计的符号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浅谈中国当代具象写实雕塑发展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9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