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砖石雕刻艺术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意蕴
本文关键词:六朝砖石雕刻艺术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一、引言六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经济衰落,但其砖石雕刻艺术却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一朵奇葩,极尽奢华的六朝统治者深受"尊亲忠孝的儒家思想"影响①,在陵墓周围大造"生后的极乐园",如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的石刻麒麟,"两石兽东西向上,东为双角,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 砖石雕刻 六朝时期 雕刻艺术 儒家思想 理论与批评 精神内涵 砖雕艺术 陵墓石刻 社会动荡 南朝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11YJC760050) 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1SJB760006)
【分类号】:J31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六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经济衰落,但其砖石雕刻艺术却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一朵奇葩,极尽奢华的六朝统治者深受“尊亲忠孝的儒家思想”影响①,在陵墓周围大造“生后的极乐园”,如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的石刻麒麟,“两石兽东西向上,东为双角,西为独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辉;六朝文化及其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君,彭云;佛教与“像教”艺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韦正;南京西善桥宫山“竹林七贤”壁画墓的时代[J];文物;2005年04期
3 ;大冶河口六朝早期墓[J];江汉考古;1999年02期
4 余欣;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3年01期
5 熊寿昌;论鄂城东吴孙将军墓与鄂钢饮料厂一号墓之墓主人身份及其相互关系[J];东南文化;2000年09期
6 栗中斌;;马鞍山市宋山墓的年代和墓主身份考[J];东南文化;2007年04期
7 吴卫;城市标志物雕塑与历史文化脉络[J];城市问题;2004年01期
8 鲜明;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中国道教;1995年04期
9 山田明尔,木田知生,入泽崇;“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概况及展望[J];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10 吴桂兵;白毫相俑与长江流域佛教早期传播[J];东南文化;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赞初;;长江中下游孙吴墓葬的比较研究[A];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强;早期道教教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煜;中国陶塑艺术特征的初探及历史文化意义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刘隽;摇钱树及其图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太庆;财富与永生[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孙欣;南朝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徐娜;南京地区六朝墓砖花纹与画像的类型和分期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同顺;论六朝时期镇江书法的价值与风貌[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吴春年;;南北朝时期忍冬纹样的特征及时代背景[J];黑龙江史志;2009年15期
3 刘程;;试论古典语境中的建筑砖石雕刻的审美嬗变及其当代美学意义[J];美术大观;2010年01期
4 郝鸣;吴卫;;六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初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9年05期
5 刘程;;略论中国古典建筑砖石雕刻的吉祥文化意蕴[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恩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浅谈魏晋六朝时期的中国绘画特色[J];美术大观;2007年04期
7 刘程;;论中国古典建筑砖石雕刻的审美文化内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6期
8 周攀;;魏晋六朝时期的审美范畴——“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李采姣;;奢华与飘逸并存——论六朝服饰风格[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李海荣;;试论六朝铭文石刻的书体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安庆;杨保平;;秦淮灯火甲天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同根;书法为脉文为魂[N];光明日报;2007年
2 韩玮;精品雅集 源远流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辛信;古代人物的新想象[N];美术报;2008年
4 顾巍钟;追溯秦淮河历史文化源头[N];新华日报;2004年
5 贺野;绘画吴人事曾为天下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记者 庄初阳 通讯员 陈良玉;“青田石雕”“遂昌竹炭”入选浙江乡土特色资源地方教材[N];丽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永安;“象人”说与六朝肖像绘画视野[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陈铮;身份的认定—六朝画家与道教[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薛龙春;张怀t厥檠е骺悸踇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红;色彩与水墨之变奏:并存于六朝山水画萌芽期的青绿与水墨倾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魏玉洁;六朝隐士与中国山水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璇;翰墨香飘天地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俞晓辉;魏晋六朝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刘晓辉;六朝画论批评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朱东岭;论山水之神的表现[D];南京大学;2012年
7 姜勇;中国书学的“象”论体系[D];吉林大学;2004年
8 沈洪波;浪漫与奇幻—六朝与晚明人物画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刘凤霞;六朝画论与文论关系探赜[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颢璇;中国传统绘画文质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六朝砖石雕刻艺术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9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