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从行为艺术到雕塑创作——我在“厦门达达”后的艺术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13 02:13

  本文关键词:从行为艺术到雕塑创作——我在“厦门达达”后的艺术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延异 雕塑创作 艺术实践 解构主义 同我 具象雕塑 理论支点 抽象表现 第一声 范迪安


【摘要】:正当我试图开始总结自己三十多年来的艺术发展轨迹时,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言说中找到了"延异"这晦明参半的词语。"延异"是德里达自创的一个词,是其解构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德里达说,"延异"以固定的方式封存着自身.而非暴露自身……在每一次暴露中,"延异"都暴露为消失的消失,它在显现与消失间冒险。在我看来,正是其摇摆不定的词义与悖反的意涵,同我的艺术实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或可以试图将其作为一个理论支点来看待问题与展开反思。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延异;雕塑创作;艺术实践;解构主义;同我;具象雕塑;理论支点;抽象表现;第一声;范迪安;
【分类号】:J304
【正文快照】: 当我试图开始总结自己三十多年来的艺术发展轨迹时,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言说中找到了“延异”这晦明参半的词语。“延异”是德里达自创的一个词,是其解构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德里达说,“延异”以固定的方式封存着自身,而非暴露自身……在每一次暴露中,“延异”都暴露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学明;;本事延异与文学存在别议——兼论文学终结是伪命题[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2 J.德里达;张弘;;延异[J];哲学译丛;1993年03期

3 杨晔;;“延异”的应用:读过与未读过之后的批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朱林;;“延异”视角下的翻译忠实[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5期

5 尚杰;;语言的“延异”与解构的价值[J];哲学研究;2008年09期

6 周杰;;《道德经》之“道”的翻译延异现象研究[J];山东文学;2010年S1期

7 肖立斌;;信仰:超越、不确定与延异[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8 王家传;;“无”沿着延异的踪迹走向“有”——用德里达的延异理论诠释老子的“无”[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秦为忠;论文本的确定性与“延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李松;董迎春;;延异哲学:从“摧毁”到“解构”[J];长江学术;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张贺敏;当代水墨开始回归传统[N];深圳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先来;德里达诗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远;重组的现实[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周杰;《道德经》之英译延异现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成力;库切小说《福》中的延异与嬉戏[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红;德里达对文字学的哲学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0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40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