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二次元的迷因

发布时间:2017-11-01 23:05

  本文关键词:二次元的迷因


  更多相关文章: 二次元 动漫 迷因 标志性视觉 民族文化


【摘要】:“二次元”是对脱胎于漫画、动画的虚构文化的广义称呼,其概念还包括由动漫衍生或带有动漫审美风格的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片、出版物、实用品、网络艺术、服饰、玩偶、表演、行为艺术等方面的创作与产品。在传统视觉行业边界被数字技术逐渐消解的今天,二次元不仅与其他视觉行业发生交集,并且向现实世界延伸,塑造着人们的欣赏习惯与文化记忆,成为具有强大同化力量的文化软实力。目前,我国的二次元作品在数量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作品,但总体质量尚未达到优秀。主要表现为没有强烈的独立风格、缺少成规模的典型视觉形象、作品的文化内涵单薄、民族审美理念不突出、雷同模仿现象时有发生、对外识别效果不显著。而日本则以高识别度的个体造型、特色鲜明的整体画风、靓丽通俗的变形方式 、系统完备的内容、博采众长的素材来源成为世界二次元行业的主导者。日本二次元行业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也树立了众多文化指向鲜明的符号性形象,形成了强有力的群像板块,在对外输出民族文化与审美方式的方面效果明显,铸就了具有高识别度的民族文化名片。迷因是英国演化生物学、动物行为学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提出的概念。迷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文化的基因。迷因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一个迷因的出现可能只是偶然的变异,一旦其生存优势显现,就可能繁衍出庞大的副本群体。生存价值高的迷因能够给其携带者带来生存优势,并且复制能力强、复制难度小、复制效果准确的迷因会获得更多的效仿者,占有人们更多的关注与记忆资源,在文化竞争中胜出。视觉传达是处理和解决人与物之间视觉信息交流的学科,旨在进一步完善人类在设计领域的认识观念,探讨和解释艺术设计的功能、目的与美感的形式法则,应用于一切与视知觉相关的设计领域。二次元艺术作为视觉艺术,视觉呈现是其成功与否的内因。本文欲借鉴迷因理论,结合视觉传达专业对视觉信息传递整合的知识,选取存在时间长、繁衍规模大的典型案例,分析二次元作品中单个迷因繁衍壮大的方式。通过对日本二次元作品在视觉形象、画风、文化包装方面的深入解剖,分析优势迷因的成长、确认、升级、演化过程,总结经典视觉迷因的成功模式,并以此模式对照中国案例,找出国内作品中拥有演化价值的部分,探索中国二次元艺术形成整体风格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二次元 动漫 迷因 标志性视觉 民族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5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第一节 研究对象11-14
  • 一、什么是二次元艺术11-12
  • 二、无界化语境下二次元的力量12-14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4-18
  • 一、视觉传达与二次元艺术的关系14-15
  • 二、以迷因概念分析二次元视觉的内因15-18
  • 第二章 经典形象的迷因18-43
  • 第一节 以水手服为例分析标志性视觉的确认与繁衍18-24
  • 一、水手服迷因的确认18-21
  • 二、水手服迷因的繁衍与分化21-23
  • 三、日式少女设定的树状繁衍23-24
  • 第二节 以“圣衣”为例分析群像系列的构建24-30
  • 一、明确的造型转化体系24-28
  • 二、群像内部的识别性控制28-29
  • 三、群像路线的同质化问题29-30
  • 第三节 以《EVA》为例分析品牌化的视觉体系30-39
  • 一、视觉识别系统与网络化的图形系统31-34
  • 二、代表性视觉基因的衍生34-36
  • 三、标志性形象的去同质化与外延能力36-38
  • 四、合理性的设计思维38-39
  • 第四节 以《秦时明月》为例分析汉服开发的问题39-43
  • 第三章 标志性画风的形成43-56
  • 第一节 日式画风的特点与优势43-49
  • 一、基于唯美的变形原则43-45
  • 二、数字环境下的主流作画方式45-49
  • 第二节 有中国特点的画风板块49-56
  • 一、风俗类板块50-51
  • 二、青春校园板块51-52
  • 三、古风板块与数字水墨52-56
  • 第四章 二次元文化标签的塑造56-73
  • 第一节 视觉题材的民族化56-63
  • 一、传统文化的典型视觉呈现56-60
  • 二、外来形象的本土化与再输出60-63
  • 第二节 从《大圣归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变迁63-73
  • 一、本土色彩体系运用的进步63-65
  • 二、从“混沌”人物造型看中国文化符号的再确认65-67
  • 三、红飘带”能否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优势迷因?67-71
  • 四、高质量的传统视觉再现71-73
  • 第五章 总结标志性视觉的规模化73-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纪录片《次元爱》创作札记——影像记录二次元[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Z1期

2 王爽;;二次元与网络的亲密接触[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Z1期

3 刘起;;进入一个小宇宙:宅文化纪录片《次元爱》[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09期

4 曹秋晔;;突破“次元壁”——二次元受众与视频网站动漫频道定位[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06期

5 安德烈;;今天,你被“萌”到了吗?[J];大众电影;2012年09期

6 安德烈;;日漫“二次元”来袭![J];大众电影;2011年16期

7 曹秋晔;;新科娘和她的小伙伴们[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Z1期

8 王小鲁;;创造的勇气[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Z1期

9 ;次元爱[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09期

10 ;次元爱[J];中国电视(动画);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q,

本文编号:1128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128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