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遗产动漫产业体系构建的探究与产业发展策略——基于坊巷盘项目的创业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09:09

  本文关键词:遗产动漫产业体系构建的探究与产业发展策略——基于坊巷盘项目的创业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遗产动漫产业化 产业体系的构建 产业发展策略


【摘要】:遗产动漫产业是动漫产业的新领域,是基于遗产资源专门开发的动漫细分产业,是一个成本低、效益好的朝阳产业,本质上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构建独立的科学的遗产动漫产业体系,是遗产动漫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推动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国产动漫的发展,研究文化兴国目标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坊巷盘遗产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号:201210394030)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2006年国家开始推动遗产与动漫的有机结合,设立了中国文化遗产动漫大赛,以文化遗产题材进行动漫产品设计便由此开始,随着更多人士参与遗产动漫的创作和发展,遗产动漫的概念也逐渐清晰,并由原来作品式的零星发展演变为产业化的整体发展。[1]由笔者导师指导笔者所设计实施的以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战会玲;;浅析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就业前景[J];硅谷;2008年23期

2 谭晓军;刘锋;王海涛;;对日本学者关于第三产业分类的认识的评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0期

3 曾祥宝;王利华;;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泉;;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长尾”问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陈天任;;国产动画必须提高品质“走出去”[J];传播与版权;2014年05期

3 阙镭;;漫画编创人才的校企联动培养刍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张璐;王利华;;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群文天地;2013年01期

5 杨小艺;;民族元素在动漫中的运用及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18期

6 孟雨舒;;论“区域动画”在我国发展的优势[J];神州;2013年29期

7 唐杰晓;;安徽省动漫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吕丽林;;我国动漫产业的营销问题及战略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4年19期

9 李红伟;李虎;周易;;试析少数民族文化动漫产业化开发[J];克拉玛依学刊;2012年05期

10 邵明华;;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趋势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邦凡;;近十年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管窥[A];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邦凡;;论近十年日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3 孙述和;牛翠霞;王竹海;张黎红;;数媒人才培养创立特色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实践研究[A];2013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源;冯文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中玲;;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工具与方法[J];职教通讯;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余;李娟;张立明;王乃昂;李钢;;遗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社会文化视角[J];人文地理;2007年02期

2 黄少安;;变味的遗产保护[J];南风窗;2008年09期

3 孙华;;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与利用[J];文化学刊;2007年02期

4 刘庆余,王乃昂,张立明,李钢;论遗产资源开发问题[J];开发研究;2005年04期

5 王贞贤;顾必成;;论城市文化遗产的整合性开发与资本化运作——兼论无锡的探索和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束义明,李莉;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喻学才;;遗产创新三部曲[J];建筑与文化;2011年04期

8 甘丽;邓莹;;我国遗产资源制度管理模式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7期

9 陈金华;秦耀辰;孟华;;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陈金华;;国内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卯辉;;创新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制的思考——建立四川风景名胜体系的构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吴世光;;开发与利用是遗产保护的基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3 阙维民;;世界遗产视野中的浙江省矿业遗产资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秉洛;;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同其所处环境不可分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孟华;秦耀辰;;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两难还是双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6 范玉仙;陈峰云;;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管理问题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7 张凌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误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8 曹保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开发[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文志;;遗产:民族的“种质资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10 钱振越;;保护世界遗产 永远造福人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明;若尔盖抢救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N];阿坝日报;2006年

2 刘树德;说风土话民俗山歌粤曲处处闻[N];深圳商报;2006年

3 青年学者 早报特约评论员 曾念长;巨资“申遗”不应鼓励[N];东方早报;2010年

4 方李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从遗产到资源创新是一种更深刻的保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周静;彰显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N];贵州日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徐嵩龄;试论大运河遗产的经营[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洪丹;申遗成功不是过度开发的理由[N];南方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薛皓邋李吉坤 王震;泗水“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N];济宁日报;2008年

9 记者 汪建根;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显成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梁婷 实习生 孙中春 刘镇彬;深圳“非遗”保护任重道远[N];深圳特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运伟;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闫美红;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蕊;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金光;大兴安岭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敏;中国大陆社会力量介入文化遗产事业管理经营问题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6 刘旭阳;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陈琳;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管理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唐巧;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构建[D];西南大学;2012年

9 赵英如;青岛海洋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王小利;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5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195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