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原创动漫创作中民族传统艺术因素的蕴含与承载
本文关键词: 本土动漫 传统艺术 民族化 出处:《大舞台》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动漫作品《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以及家喻户晓的《大闹天宫》都是我国本土原创动漫作品的成功典范,它们富有东方文化特色,蕴含了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手法,达到了"叫好又叫座"的艺术成就。然而,随着日本、美国等大量"洋动漫"的涌入,中国本土动漫形势严峻。跟《花木兰》之风,斥巨资创作的《宝莲灯》惨遭"滑铁卢",这为我国原创动漫创作的方向与道路敲响了警钟。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特长在于富饶的精神文化和历史传统,把皮影、京剧、剪纸、水墨等东方特色的民间、民族艺术融入动漫创作之中,以民族化为本土动漫的灵魂,才能真正拥有屹立不倒的本土动漫辉煌。
[Abstract]:Animation works "Iron Fan Princess" "Little tadpole looking for Mom" and the household name of "the Great Race of Heaven" ar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our native original animation works, they are rich in orient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ntains the folk traditional art form and the technique, has reached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praise and acclaim". However, with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 on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animation" influx. China's local animation situation is grim. With the wind of "Hua Mulan", spend a lot of money on the creation of "Baolian Lamp" was "Waterloo", which for our original animation creation direction and road sounded the alarm bell. The special strength of Chinese art creation lies in the rich spiritu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 The folk folk with orient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hadow shadow, Beijing opera, paper-cut, ink and water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animation creation. In order to become the soul of the native animation, we can really have the brilliance of the native anim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122400440029
【分类号】:J954
【正文快照】: 一、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因素在本土动漫创作中的价值定位1.传统艺术与动漫艺术各具特色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内容屹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就其表现手法、形式而言,民族传统艺术涉及音乐、舞蹈、戏曲、绘画、建筑、雕塑、美工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秦岁明;解兰;周红亚;;探讨民族动画的创作之路[J];电影评介;2008年09期
2 张晓莉;;摆正中国传统艺术在动漫艺术中的位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3期
3 周建民;皇甫积庆;万辰;;动漫创作的民族化及艺术创新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敏;;试论河南民间文学的动漫区域化特色创意[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2期
2 葛莉;;《风云决》:激发设计灵感的佳作[J];电影文学;2011年05期
3 闫苹苹;薛刚;;武术动漫: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J];电影评介;2012年12期
4 王萌;;国产动画创造性的缺失——对动画角色设计及剧本创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5 马驷骏;;传统文化的动漫传播形式研究[J];电影文学;2012年23期
6 谢群;;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动漫技术的融合与创新[J];大舞台;2012年12期
7 郭笑莹;;国产动画片中民族艺术形式的视觉感官创新[J];电影文学;2013年06期
8 何慧春;;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漫角色设计过程中的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9 赵丽敏;;论中原神话中神性人物形象作为动漫形象资源的有效利用[J];名作欣赏;2011年12期
10 刘维浩;王昕霞;;浅议国产动画角色形象与动画创作的民族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许远斌;三步走,再造中国学派[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2 杨婷婷;动画艺术的质感表现[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默;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4 梁志成;《三个和尚》的动画节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颖婕;西藏唐卡艺术对现代动画创作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丹;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动画片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米高峰;刘子建;;当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2 米高峰;苟主权;孟立;;探讨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J];电影评介;2007年02期
3 秦岁明;解兰;周红亚;;探讨民族动画的创作之路[J];电影评介;2008年09期
4 王功璐;动画片民族风格小议[J];文艺研究;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平;;浅谈艺术的民族化与时代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2 张卫;;叛逆传统也是民族化的内容 兼谈本民族的现代电影[J];电影艺术;1986年10期
3 陈蕊;;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0年06期
4 胡荣春;;我国动画片的美术风格[J];电影文学;2008年11期
5 李青青;高明珍;;比较分析中、美动画造型的民族化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8期
6 狄野;;关于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境域的思考[J];包装工程;2010年22期
7 李灵红;;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8 袁里;演唱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J];人民音乐;1963年Z1期
9 邵红菱;;探索水粉画民族化的启示——陈志华风景画新作观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02期
10 聂作平;冉庄诗歌品质散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瑰洁;;中国经典文化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皮影戏在动画中的数字化再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蒋国良;;“一唱三叹”的传统审美论钩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张田田;;中国动画缘何“失语”——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动画发展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刘建武;;论社会主义民族化的理论依据[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丘斌;;弹拨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和弦关于现代设计中的传统艺术特性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高阳;;中国传统吉祥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小瓯;周筱馨;;在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金春笙;;论译诗神似——管窥丁尼生《鹰》的两篇译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梅琳;朱明健;;中国水墨动画前瞻与展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李旭;;从空白到空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室内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报道组 陈一波;磐安农民表演队激活传统艺术[N];金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梁瑛;深馆剪纸迎春张扬传统艺术[N];深圳商报;2007年
3 李保民;传统是沉积的现代[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田田;徐建传统艺术的守望者[N];成都日报;2004年
5 实习生 王晓娟邋本报记者 张以瑾;戏曲动画,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生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程大利;找回传统艺术的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傅堪;传统艺术研究的困境和出路[N];中国艺术报;2002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记者 郝薇;文化艺术教育从娃娃抓起[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9 李鹏;谈传统艺术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N];中国黄金报;2006年
10 薄松年;金鼠迎春 吉祥如意[N];中国文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夏;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3 黄苏瑾;中国动画剧作的民族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蔡飞龙;京剧脸谱数字化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许扬宁;许常惠现代风格室内乐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8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伯勋;油画·民族化[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宋奕;影像江南[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文西;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
2 薛峰;在“传统”中突破[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瑞;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民族性嬗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瑞芬;略论语文教育民族化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铮;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姚三军;不同时期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民族化技法的衍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岩;中国钢琴曲创作的民族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路阳;试论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民族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蓓;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发展概述与现状反思[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杨菲;玩具,赋予传统艺术新的生命——皮影玩具创新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5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46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