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动画形象中民族风格的差异性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19 05:17
本文选题:动画形象 + 美国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动画——最具代表性的受大众欢迎的视觉文化形式之一,作为现代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影像产业形式,它通过工业的生产,以其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艺术与文化传播的功能,广泛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动画中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动画角色造型是缩短动画作品与观众之间距离的亲和大使。动画形象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日本和美国动画片的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刻画的动画形象。换句话来说,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刻画出了成功的典型的动画形象,这些动画形象代表了人们灵魂深处的某些象征,并将这些象征用生动的故事和经历组合起来,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目前,各国都在想法设法发展动漫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和推动,使得各国之间的互助交流越来越频繁,客观上促进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受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境外动画造型的冲击,中国动漫逐渐迷失了方向,尤其是在动画造型方面,在大量的模仿中,逐渐丧失了动画语言的民族性。中国动画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中,凸显出了诸多问题,如在造型设计方面缺乏了大众喜爱的艺术特性,在动画内容方面也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和东方神韵,在动画包装方面,,过分的注重了商业运作而忽略了中国特色的艺术等。本文正是在中国动画产业急需突围的业界背景下,从符号学、文化研究和美学的视角出发,透过历史的、社会的、时代的多棱镜,针对中国动画产业良性循环所需要的内容生产的核心目标——动画形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考量。通过对美、日动画的民族特色的对比分析中,来剖析中国动画设计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并从文化的视角对其差异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纵深的思考。
[Abstract]:Ani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forms of visual culture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 As a product of modern society and consumer society , it is a kind of image industry with typical representative meaning . In recent years , the animation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are gradually lo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榭
本文编号:1771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77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