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文化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本文选题:动漫文化 + 道德教育 ; 参考:《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9期
【摘要】:动漫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因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广泛被人们所关注。利用动漫的教育功能与潜移默化作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道德教育的开展,是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动漫文化在艺术院校发展较快,艺术院校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兴趣爱好上都对动漫文化有所涉及。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动漫文化(以日本动漫为例)对人的积极、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动漫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Abstract]:As a new cultural phenomenon, animation cultur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growing influence on teenagers. Making use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imperceptible function of animation to carry forward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purpose of our government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nimation culture in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velop faster, art college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terest and hobbies are involved in animation cul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anime culture (taking Japanese anim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animation cultur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干才;实践价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靳宏;创新教育的心理环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徐宏力;论“新和商”及其操作模式[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4 李支蕃;试议人生对完美与幸福的心理追求——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一些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李益顺;研讨式教学中“自我中心论”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6 李支蕃;人本心理学理论与现代人本管理[J];工业工程;1997年01期
7 冯光;试析高校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条件[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3期
8 郑子健,宋合义;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格塑造[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何素平;突围:走出情绪的低谷——欠发达地区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3期
10 张海钟,冯蕾;A型男性与E型女性——心身疾病的高发群体和保健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鹏翔;;冯友兰“天地境界说”与马斯洛“自我实现论”比较研究[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3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鲜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娟;孟庄心性论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钱淑英;雅努斯的面孔:魔幻与儿童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蝉米;当代大学生动漫消费动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黄春春;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伦理对策的构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舒晓峰;生命的幻象 真性的回归[D];安徽大学;2003年
4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伍香平;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艳梅;城市住宅形态个性化发展状况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吴志兵;刑事被害人的地位和权利保护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叶虹;校本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振东;天津市社区管理中的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银凌;;重视道德教育 完善人格素质——从药家鑫案件看学生教育缺失[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2 王庆林;;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吴强;计镇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视野下生命教育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赵永兴;;教师道德教育对高等法学类专业教学的影响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5 高琳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6 黄一珊;;“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年24期
7 郭宇静;;浅析高校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相关性[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6期
8 邢飞飞;;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对话的价值研究——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心[J];经济师;2011年08期
9 张娟;;对新时期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10 白毓秀;;《论语》中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启示[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泽泉;;论诚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胡小星;;试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融合点[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祖嘉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改进[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智彦;张锡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启迪[A];实践与探索——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2年
5 严寒;;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6 杨玉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张金山;;论大学生群体道德引导机制的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8 刘七生;程倩;;教育的本质:价值理性的传承——论“学习社会”对高校教育创新的启示[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晓珠;;浅谈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兼谈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10 敖海华;苗海强;曹海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探析——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凸显[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夏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齐岳;让文明修身和道德教育齐飞[N];宁夏日报;2009年
2 ;MBA道德教育陷两难[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3 李 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罗家英;道德教育终身化的时代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5 河北经贸大学 信利红;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容忽视[N];大众科技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真弼;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记者 杨月 胡姹;大学生调研说“三浮”现象[N];北京日报;2009年
8 马颜文;让生命健康地成长[N];联合日报;2005年
9 笑蜀;教人做常人[N];南方周末;2004年
10 周莉蓉;对大学生进行守法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好途径[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戴岳;找回失去的“道德自我”[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D];西南大学;2009年
5 史宁;复杂思维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清明;高校德育主体和谐初论[D];西南大学;2008年
9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韩月秋;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符灵荣;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金凤;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艳娥;大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牛学锋;中华人文精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8 周姝敏;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贵占;论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苏世静;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3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80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