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以杭州市为例
本文选题:版权保护 + 文化创意 ; 参考:《中国出版》2008年04期
【摘要】:正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 Industry/Creative Economy)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Abstract]:The creative industries, Creative Industry/Creative Economy, are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a globalized consumer society, which advocate innovation, individual creativity, and emphasize the emerging ideas, ideas, and economic practices of the support and promotion of culture and art to the economy.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04;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J];社会观察;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光;杜继勇;许志平;;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市场基础与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高萍;;广告,文化创意产业之“秀”[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左晶;;试论广告的文化创意产业属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黄志锋;;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宋冬英;;创意产业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5期
6 朱佳俊;郑建国;薛伟业;;金融危机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多元化融资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02期
7 张昕;马紫微;;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借鉴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孟献忠;文星;;论新型文化产业化发展背景下设计艺术的产业化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5期
9 王言;;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的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10 冯根尧;;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的我国创意产业升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川;葛中全;曾勇;;创意产品不同成长期的价值增值评估研究——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2 张艳辉;;上海市创意产业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周学政;;创意产业在现代产业替代中的现代化意义[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徐玉红;唐勇;;创意城市:西方的经验及借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栋;;创意经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规划[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侯博;基于资源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川;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郑文文;创意产业价值链价值传递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7 张白玉;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李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9 肖岚;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寅孜;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大都市政府作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李培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3 何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吉刚;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段晓雪;乡村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金玲;媒介作用下的上海创意产业[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科任;广西手工艺创意产业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吴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蔡晨风;创意城市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10 周薇;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启示录[J];理论导报;2010年10期
2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启示录[J];理论参考;2010年10期
3 刘江红;;2006“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中村浩一郎;;携手抵制盗版 给文化创意产业自由空间(摘要)[J];中国绿色画报;2009年11期
5 ;八面来风[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7年11期
6 聂振华;;文化创意产业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科技;2009年10期
7 周星;;探究和厘清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核心观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4期
8 李焱;刘汉雄;;建设版权交易中心 提高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访北京市版权局副局长王野霏[J];投资北京;2008年06期
9 ;创意产业刚满十岁[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01期
10 张梦新;钱永红;盛洁;;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以杭州市为例[J];中国出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思路与对策[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雪松;;宏观背景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3 倪燕欣;;以创新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4 董雪兵;朱慧;;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6 韩轶;姜洁;;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谷建全;袁金星;;加快发展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8 朱美光;;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9 朱咏;黄苏萍;;高铁和同城化背景下浙江文化创意创业人才集聚的机遇与对策[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10 朱春英;;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创新精神[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方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赖版权保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方圆;版权保护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 杨展里 本报记者 邹韧 整理;版权保护促家纺产业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方圆;版权保护是动漫产业赖以生存的氧气[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记者 王坤宁;北京文博会期间将办国际版权论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记者 计亚男;版权保护重点转向促进产业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7 孙昕;版权保护要着眼于促进产业发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8 胡亮;动漫产业:“热情”下的“冷思”[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9 北京市版权局副局长 王野霏;版权保护贯穿文化创意产业链始终[N];北京日报;2006年
10 计亚男;以版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祖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自由的冲突及其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尤杰;数字传播时代的版权与言论自由权之争:对转换性使用的哲学思考[D];上海大学;2011年
3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4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6 沈文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版权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李杰;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苏振华;中美版权贸易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虞长娟;论“部分版权产业”客体的版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田亮;盗版与版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何笃丰;论版权权利穷竭[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齐锐;基于变换域的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梁杰;数字水印在静止图像中应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王利;基于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管理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成;基于位图的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25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92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