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广东玉文化产业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05:49

  本文选题:广东 + 玉文化 ; 参考:《装饰》2013年01期


【摘要】: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审视广东传统玉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在发掘、保护和承传玉雕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玉文化"为平台,开拓玉文化内涵的动漫、玩具、游戏和现代文化传播,进一步拓展到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等蓝海产业,科学构建多维度的玉文化产业集群。正确引导传统玉产业摆脱稀缺原材料资源的瓶颈,升级到宽阔的文化创业平台,是传统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Guangdong's traditional jad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discovering,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jade carving art, and taking "jade culture" as the platform, to develop the animation, toys, games and moder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jad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further expand to cultural tourism, Cultural real estate and other blue sea industries,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dimensions of jade 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Correctly guiding the traditional jade industry to get rid of the bottleneck of scarce raw material resources and upgrade to a broad platform of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jade industry.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项目《岭南广绿玉文化生态与产业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D12Cys02)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丹;;福建民间美术开发及与设计教育的融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胜选;;豫北滑县木版年画艺术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胡小兵;;安徽民间美术资源及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4 葛田田;刘青;;淮河柳编艺术初探[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郭小强;;民间吉祥文字的创作[J];包装工程;2010年20期

7 戚序;赵云雪;;解析梁平竹帘包装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8 陈民新;;风车的形制与审美文化研究[J];包装世界;2010年03期

9 苏楷晨;陈佩琳;;浅析民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年04期

10 邱波;陈丽霞;;江西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艺术素材在创意教育中的价值[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尹嘉誉;;试析民间图式与陶瓷装饰的关系[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5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佳;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D];云南大学;2011年

7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程艳萍;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连志;内丘纸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素娟;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小明;湟中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蝶;关于“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探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周丽静;南通地区民间传统色织土布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钱芳;云南瓦猫的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飞鸿;彝汉吉祥图案表现手法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白寒枝;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默;;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脚步[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2 叶春生;;广府“非遗”文化保护前瞻[J];广东艺术;2010年01期

3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机制——以广东汕尾妈祖信仰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刘轶;;创意社群与人文积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种可能性[J];戏剧艺术;2008年01期

5 黄有东;沈珍洪;;试谈新形势下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莫玉音;;新媒体的发展与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究[J];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01期

7 王年文;;关于发展秦皇岛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华章;2011年24期

8 王桂芝;;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以淮南市八公山旅游区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宁;;乡土文化的传承在南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年10期

10 李华;;广州亚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J];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崔宏;;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纳西族“东巴”的生境[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谢晓波;;留存地方文化记忆——也谈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应帮;;从小榄地域特色菊文化保护和创新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郭永金;信国洋;;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战略重点“闪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张锦富;;浅析“海盐滚灯”民间艺术特性的保护与传承——兼论文化馆、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唐思京;;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8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刘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邱春林;非遗保护的“扬州经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本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安竹君;崇文:擦亮传统文化金字招牌[N];北京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茁 实习生 王庆慧;精美玉石会“唱歌”[N];河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莹;扬州创意产业沪上“叫卖”[N];扬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艳敏;“中国玉雕之乡”踏上发展新征程[N];中国黄金报;2010年

6 阿凡;玉文化中的四种现象[N];民营经济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李玮;提升文化安徽影响力[N];安徽日报;2008年

8 志文;浙江建立传承人访问和报告制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四川阿坝州帮扶“非遗”传承人[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记者 黄晓华邋通讯员 何凌;非遗是值得珍视的精神家园[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Y,

本文编号:1967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967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