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

发布时间:2018-06-18 19:51

  本文选题:御宅 + 御宅族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摘要】:从"御宅"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始,分析了动漫迷的生活方式及其群体整合,认为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内化于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外在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漫画作品和在公开场合的身体表演。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source and meaning of the word "imperial resid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festyle of the fans and their group integration, and thinks that the cultural system of the animation subculture, the way of life internalized in the sub-cultural group, and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The exterior is reflected in the comics they create and the body performances in public.
【作者单位】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视觉人类学史》
【分类号】:G1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日f,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罗成;;话语密林丛中的精神漫游——论《启蒙时代》[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许树艳;;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孙凤;;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度延缓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张敏生;;大学生过激行为心理机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6 陈旭光;“新生代导演”:文化反应、精神历程与电影策略[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谢光辉;杨烨;张庭华;徐海衡;;罗素儿童游戏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文振;;乡村温柔的诗性记忆——同一性理论视域中的沈从文的早期小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志华;;从遮蔽到敞开——由铁凝的创作看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身份认同[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会明;;影响高职贫困生心理隐患的因素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永生;;民族认同视阈下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钟彬;;社会认同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3 狄小华;顾则鸣;;对人性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狄小华;顾则鸣;;对人性的犯罪学思考[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6 王倩;杨晶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3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玲宁;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10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玉红;阅读教学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邓洁;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及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郭长春;论“80后”小说的叙事声音[D];西南大学;2011年

4 彭婧婧;“民转公”教师生命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爽;铁凝的创作心理与女性视角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汪源;辽宁下露河乡朝鲜族身份认同的调查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红梅;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希;边缘的抵抗,话语的狂欢[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谢传送;川东北农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肖登科;男同性爱者情感同一性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桂起;;一篇具有新意的佳作——读《焚席》[J];山东文学;1987年10期

2 席明真;;这也是生活——看走向市场的《情人》[J];四川戏剧;1993年03期

3 周晓枫;;我和平诺[J];中华散文;1995年04期

4 金振邦;;信息时代的新生活方式[J];写作;1998年04期

5 翁永良,刘琼,熊旭航,黄春林;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6 扎洛;让你的想象与真实的西藏没有距离——评“《中国西藏》视点”丛书[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年05期

7 袁梅;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小资”和“小资情调”[J];齐鲁学刊;2005年05期

8 李文胜;安玉民;;刺激超体验[J];民间传奇故事;2005年06期

9 俞瑞龙;;装在茅桶里的命运[J];人民文摘;2005年12期

10 雪小禅;;房前种菜,屋后栽花[J];企业家天地;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洁;王松文;;“生活方式病”的管理与干预[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安;蒙秀群;;浅谈老年人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途径[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长鑫;;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几个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4 袁宁;;搞好“六个老有”是实现老年人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煜;朱庆须;冯国华;;从生活方式看大学生人生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过菲莉;;浅谈老年人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戴丹丹;;产品形态设计与生活方式[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史丽妙;;某大学高知人群中健康管理对相关慢性病防治的研究报告[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刚;;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A];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第二届特种医学暨河南省、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大勇;符明秋;胡溥;王洪燕;;扩招形式下硕士研究生生活方式特点及与焦虑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琪;“婚内单身”悄然开始[N];兰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奇妙;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N];台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园 蒋一娜;节约:我们的责任[N];浙江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于月光 通讯员 盖峰 李媛媛;新郎·希努尔以鲜明个性获中国生活方式最佳品牌[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时e

本文编号:2036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36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