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次文化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选题:次文化 + 动漫游戏 ; 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次文化的概念出现较晚,1950年才由美国学者提出。在次文化概念出现的早期,西方许多学者以次文化的视角去研究流行音乐,而以次文化的视角去研究动漫、游戏,探讨次文化在动漫游戏产业中起到的作用,则是在次文化学被传入日本之后才开始被重视起来的。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次文化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开始被人们所关注,而在中国,次文化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影响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的动漫游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内一些与动漫游戏相关的次文化群体也正在形成,因此,探讨次文化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次文化与动漫、游戏产业的关系为切入点,首先对动漫、游戏概念进行梳理,通过深入分析对动漫游戏业产生影响的次文化活动与事件,找出次文化与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与此同时,本文从我国动漫游戏发展现状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当前与动漫游戏产业相关的次文化群体及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状况,探寻加快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最优途径。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ubculture appeared late and was proposed by American scholars in 1950.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ncept of sub-culture, many Western scholars studied pop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cultur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culture, they studied animation, games, and the role played by sub-culture in the animation and game industry. It was only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sub-culture into Japan that it began to be valued.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sub-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and game industry has begun to be concerned about, but in China, sub-culture on the animation and game industry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At present, as a new industry, the animation game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is being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country, and some sub-cultural groups related to the animation game are also being formed.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sub-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game industry is discussed.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regards the relation between sub-culture and animation and game indust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irstly combing the concept of animation and gam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sub-cultural activities and event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animation and game industry. Find out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the sub-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and gam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imation gam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ub-cultural groups and animation game industry, to explore the best wa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imation game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裕;;游戏的灵魂 音乐的舞台[J];软件工程师;2006年08期
2 薇尔;;本土动漫到底有多远?[J];走向世界;2007年02期
3 沈浩;;期待走出阴影的电视游戏产业[J];世界发明;2007年05期
4 陈晓军;;美术院校游戏人才培养冷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5 赵东川;;当下动漫、游戏产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艺海;2008年03期
6 付志勇;;数字娱乐设计的定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J];装饰;2007年06期
7 ;第三届国际动博会在上海开幕[J];时代教育;2007年22期
8 张婧;;爸爸,,我和你不同[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6年05期
9 Murad Ahmed;Rob Fahey;涂颀;;“魔兽世界”的虚拟历险与现实世界的悲喜人生[J];英语文摘;2010年01期
10 刘瑾;“第九艺术”:谁主沉浮?——浅议中国游戏产业现状[J];中外文化交流;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洋;隋映辉;;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接与政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张苏中;;动漫游戏专业教学建议方案[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浩华;管敏;顾祺焘;马力;姚丰;邢宁霞;;从“戏院模式”到“社区+沃尔玛模式”——移动运营商在推动无线游戏产业规模化增长中的角色转换[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董颖;邹唯宁;;有关计算机游戏著作权保护的国外案例[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仇贲;;结合移动通信手段的网页游戏的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际红;;从《传奇世界》案件谈游戏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帅;黄明元;;游戏技术与游戏创意的新结合[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孙亮;;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9 杨鹏;;本土动漫的昨日、今日、明日——中国动漫出版产业分析[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宋敏;周立;;多重竞争态势下的动漫产业创新之路——以常州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啸;游戏产业的春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小章 新创;新区动漫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N];无锡日报;2006年
3 商报记者 王可;中国动漫游戏城鸣枪起跑[N];北京商报;2009年
4 ;福建发展动漫游戏产业 闽台合作成重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李荣;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在沪运行[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王如晨;久游网首度回应T3声讨 中韩游戏产业矛盾中竞争[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记者 郭世锋;济南建成三大动漫基地[N];济南日报;2009年
8 ;“网游天下、动漫人生”网游动漫产业发展专题沙龙在宁举行[N];南京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伟;动漫产业基地总动员 期待中国“阿凡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国际关系学院 高璇;人气火爆的动漫游戏专业[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慧铃;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D];复旦大学;2004年
2 葛涛;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建国;东晋南迁士族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东川;论次文化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崔炯准;韩国游戏产业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徐涛;中国游戏产业成长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4 罗应鸿;电子游戏的发展与游戏角色的塑造[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小娇;福州动漫产业鼓励性政策之不足与改进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方永强;湖南拓维手机动漫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吕睿;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超;从电子游戏透视美日文化差异[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9 田云;论动漫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10 钱莹;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和投资与对中国的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7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9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