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阳光下的阴暗——以动漫中的“暴力”为例浅析文化消费对受众的负面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11 10:19
【摘要】:近年来由动漫引发的一系列犯罪案件在日本国内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典型的是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事件。无论是怎样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作为一种动物的本能是不可能完全消解的。所谓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其实都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暴力动漫将真实的社会通过最典型的暴力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像影子是人的投影一样,那些"血腥"、"暴力"和"毁灭"虽然都是些负面的信息,可是折射出我们真实的世界。因此,基于现实生活的动漫自然也少不了"暴力"元素。讨论动漫中的暴力有无必要存在于世已经不再重要,如今我们应该着重讨论的是动漫中的暴力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该通过怎样适当的途径去表现,尤其是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消解动漫中的暴力对于未成年人施加的影响。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crime cases caused by animation have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Japan, among which the most typical is the endless campus violence. No matter how civilized, developed modern society, human instinct as an animal can not be completely dispelled. The so-called real life, the real society, actually all follow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rule. Violent animation will be the real society through the most typical violence in front of us. Just as shadows are projections of human beings, those "blood", "violence" and "destruction" are negative messages, but they reflect our real worl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al life of anime is also a natural lack of "violence" elements. It is no longer important to discuss whether violence in animation exists in the world. What we should focus on now is how to express violence in animation as a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n particular, how to do better to eliminate the violence in animation to minors impac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分类号】:J0-05;B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月蕊;;对日本动漫流行的深思[J];电影评介;2007年21期

2 杨本明;;从“御宅族”到“宅男”“宅女”再到“干物女”[J];日语知识;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杨潇;;天使之吻,还是魔鬼之恋?——对“人造美女”的文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王冠;;独特视角讲述美丽的神话——浅谈《大鱼》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郑晓红;;消费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徐萍;;“大话文艺”流行原因的文化社会学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姜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7 徐勇;;批判的复兴与文化研究的辩证法[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8 李泽文;;活态文化在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年03期

9 吕占华,孙爱霞;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与命运——弗洛伊德的社会文明观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赵勇;追求沉思还是体验快感:流行音乐再思考——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批判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意;;自律性:布尔迪厄理论的“内在冲突”[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姜e,

本文编号:2324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24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