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动漫平台集群渲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11-12 08:54
【摘要】:现阶段电脑硬件与图形学的前进步伐越来越快,这就导致计算机动画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对动画制作成效产生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就是进行动画渲染需要许多程序与精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运用集群技术,并且将其逐渐的全面化,成立集群渲染系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处理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成效。集群渲染系统可以实现全部资源的良心运行,进行优化配置,并能对与系统相关的任务负责,能够有效率的提升渲染的速度与渲染的范围。 Deadline,是一系列的应用程序,它出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负责集群渲染系统能够有效地使用。然而,因为使用环境的不同,其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备,具有一些缺陷。因此,本文主要从Deadline方面入手来分析依据这一应用程序而形成的集群渲染系统,发现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让他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达到应用需要的水平。 因此,本文在开始部分主要介绍了集群渲染系统的组成、处理步骤与特质,而且根据这一系统在处理问题中的步骤说明了在集群渲染监管过程中对可视化技术的具体使用,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层面:系统状态信息、作业状态和渲染结果,并对这一监控过程的整体要求作了总体性介绍,指明了使用者在进行系统应用的步骤。本文还对系统重要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基于此创造了相关的功能模块,重点阐述了其中二个模块:负载信息收集模块与作业信息收集模块。 而且,对先进全球范围内在动画渲染领域内存在的主流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集群渲染系统的组成、特质与处理步骤,还有就是对相关的渲染管理技术,如渲染任务分配管理技术以及跨平台同步渲染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无法计算资源耗费情况与相关的支出,对于一些动画软件,异构平台没法发挥作用,也不存在合理的资源调整方式。根据现今的开发需要,对集群渲染系统费用计算技术与跨平台渲染技术的改进提出了若干建议,全面地分析了开发需要、创造思路与具体方式,具体布置与测试了其扩展应用。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gress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graphics is getting faster and faster, which leads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use of computer anima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 of animation production is that animation rendering requires a lot of procedures and energy. So in this process, cluster technology is used, and it is gradually integrated to set up a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 This will largely deal with the dilemmas in the animation proces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The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 can realize the conscience operation of all resources,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tasks related to the system. It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rendering speed and rendering range. Deadline, is a series of applications whose main purpose i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fficient use of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the environment, it is to some extent incomplete, with some defec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Deadline aspect to analyze the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 which is formed according to this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fi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ystem, and corrects the deficiencies, so that it can fully play its role. Reach the required level of application. Therefore, in the beginning par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processing step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 and explains the concrete use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cluster rendering supervision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 this system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It mainly shows in three aspects: system state information, job state and rendering result.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monitoring proces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teps of the system application are pointed out. This paper also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and creates related functional modules based on this, focusing on two modules: loa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odule and job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odul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stream techniques and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animation rendering in the advanced world, and mainly studies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ing steps of the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lated rendering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example, rendering task alloc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cross-platform synchronous rendering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their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inability to calculate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related expenses, and for some animation software, the heterogeneous platform can not play a role. There is no reasonable way to adjust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nee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luster rendering system cost calculation technology and cross-platform rendering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needs, creates ideas and concrete ways, and concretely arranges and tests its extended appl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用电子技术与设备[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3期

2 ;《微型电脑应用》2007年总目次[J];微型电脑应用;2007年12期

3 唐友,郎大勇;网络资源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4 潘峰;席泓;张儒良;;一种分布式编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熊道辉;王倩;唐瑜;陈海勇;;基于Qt的SCADA系统数据服务器软件设计[J];电力学报;2011年02期

6 ;DataDirect SequeLink 4.0为网络助威[J];每周电脑报;1997年21期

7 方芳,徐海卫;一种新的跨平台图形界面语言[J];微计算机信息;1999年01期

8 郭其一,吴松,贾鹏;基于网络的跨平台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9 吴昌雨;基于多层架构的分布式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徐红;;OA系统和清华紫光档案系统跨平台数据接口的开发[J];广西电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燕峰;刘亚军;;基于多文档和动态链接库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与实现[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2 齐智平;;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数控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童小华;张锦;田根;;基于PDA的嵌入式GIS研究与实现[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唐扬;熊伟;赵锋锐;景宁;;数据库功能扩展技术研究与实现[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5 张鹏;李昭原;;基于组件技术的事务处理研究与实现[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6 王靖宇;李素梅;汪清;;基于PIC的USB通信板的研究与实现[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郑晓惠;王季军;陈丕海;;分布式资源集成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8 林琦;王丽娜;董晓梅;于戈;申德荣;;MPEG视频信息中的数字水印研究与实现[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9 黄立平;冯玉才;肖伟器;;一种多媒体数据库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施刚;彭成宝;张霞;;CloverSuite eLearning中的知识共享与交换的研究与实现[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现SAN跨平台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宋钊;跨平台Office:不能承受之重?[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记者 向杰 通讯员 曹凌翔;跨平台计算机病毒即将出现[N];科技日报;2005年

4 ;微软开启跨平台管理征程[N];网络世界;2008年

5 孙小羽;金山“WPS Office飓风”实现跨平台[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薛启康;苹果、视窗和企鹅[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陈友梅;办公软件:跨平台=主流?[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饶慧敏;金山跨平台办公软件欲从Linux寻求机会[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9 记者 于翔;BI的泛化与角色转变[N];网络世界;2011年

10 王翎;IBM与金山达成战略联盟合作关系[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楼向雄;Mass-Storage SOC片上集成系统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棣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及其自适应性的研究与实现[D];东华大学;2009年

3 郭杰;融合网络中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按需生成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李洪宁;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理论体系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5 张承明;基于GIS&RS的水库洪水预报模型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范胜林;GPS姿态及定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7 傅游;稀薄气体Monte Carlo数值仿真并行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王辰;多媒体融合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彭京;基于生物启发计算的知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田应洪;基于H.264基线规范的算法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靖;动漫平台集群渲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杨锦涛;电力系统环境下的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静伟;网络能耗监测系统管理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刘军;基于SIP协议的可视终端与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程林;面向用户体验的无线网优指标展现模块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马少兵;数字图书馆私有云基础设施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魏斌;农村信息化中虹终端交互设备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楠;Openflow网络中路由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孙继宇;基于移动微技平台的电信Web业务混搭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周建魁;SaaS应用构建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6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26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