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内涵的契合点

发布时间:2018-12-15 19:20
【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产品生产创作,建设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做出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美日电影动漫为代表的发达文化产业流动的表象下总是包含着坚定的价值内核,配合强大的商业运作收获经济与文化输出的双赢。要彻底扭转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娱乐优先、价值模糊的现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文化产业内容的思想根基,提炼具体价值内核;中国文化产业只有进行围绕这一中心的价值建设,才能成为文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Abstract]:To guide the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to build a strong cultural power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made by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Und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flow of developed cultural industry represented by American and Japanese movie animation, there is always a firm core of value, which can benefit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 output with strong commercial operation. In order to completely reverse the phenomenon of priority of entertainment and vague value in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we must take Marxism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into the cont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refine the core of concrete value. Only by constructing the value around this center can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become a powerful cultural power.
【作者单位】: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耀基;现代性论辩与中国社会学之定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何叔涛;;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王庚年;;世界格局变化中的文化国际传播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方章东;侯惠勤;;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9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9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陆兵;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世杰;焦作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叔涛;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自我意识[J];民族研究;1984年02期

2 何叔涛;同化、一体化、分化及民族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向——兼谈民族研究的哲学方法论[J];民族研究;1992年04期

3 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J];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4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5 王希恩;;“现代民族”的特征及形成的一般途径[J];世界民族;2007年02期

6 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周星;论民族范畴的多义性[J];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佳佳;姜义军;;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0年01期

2 左秀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J];今日科苑;2008年20期

3 陆信礼;张世保;;直面当前“国学热”中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2期

4 刘翠玉;;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5 类延旭;蒋耘中;覃川;;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3期

6 马运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7 陈雯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软实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8 赖恭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理论学刊;2000年02期

9 曹书林;;热烈祝贺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第三届文博会大芬、三联分会场盛大开幕[J];特区经济;2007年05期

10 本刊记者;;我校承办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东馆参展活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慧敏;吴镝鸣;;试论“文化产业”在中国的话语构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传启;;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时代[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温洪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6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7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9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郑甲苏;;论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以山西省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锦州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关于锦州市发展古玩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N];锦州日报;2007年

2 张整顿 南京花;必须坚持社会效益领先原则[N];西部时报;2006年

3 阴海燕;坚持理论扬弃与进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方针[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文化:下一个要素,下一个产业[N];文汇报;2008年

5 ;沈阳棋盘山 文化打造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邋宋玉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喜添新成员[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统筹规划 加快构建浦东文化产业体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德林;强势打造“文化德州”[N];德州日报;2008年

9 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副会长 于媛;文化名人 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N];各界导报;2008年

10 翁惠娟;构筑最佳展示窗口 打造优质采购平台[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吉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韩红艳;批判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D];复旦大学;2012年

5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7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禅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梁兰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莉;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4 徐婵娟;新世纪湖南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李晓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徐晋;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戴湘;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10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1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81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