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艺术的民间叙事模式初探
[Abstract]:Animation art is a modern and emerging narrative art, it has common ground with the traditional folk nar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spects of imagination, fantasy, entertainment and so on. However, the history of animation art is short, there is no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folk narrative literature gradually forms a popular classical narrative mode in thousands of years of folk heritage, which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art in the first place of animation. In this paper,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methods of animation and folk literature are compared in detail, and the folk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tion art are further analyzed.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河南省文化厅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课题【豫文非遗[2012]22号】 郑州师范学院2012年度校级科研课题 河南省科技厅2013年软科学项目终期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2400410625)
【分类号】:J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玉;朱跃;;莎士比亚《麦克白》原型叙事空间主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丁伯林;;反讽的经典文本:《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江守义;叙事是一种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张薇;熊腾芳;;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玉娟;;论文学交际中体裁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荆兴梅;;《飘》中反讽的解构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岚;;大众传媒语境下的金庸作品——狂欢与意识形态的反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8 王雪梅;杜以向;;伊甸园原型与人的成长——读霍桑的《年青小伙布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傅钱余;;《水浒传》中的反讽手法初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白念文;孟祥路;;以巴赫金狂欢理论观照中国古典喜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余建清;;网络恶搞: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李为君;;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年文化认同危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陈培湛;;新时期中国电影民俗意象描写的启示[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高巍;江宁康;;文学与阶级身份建构——英美文学批评新论探究[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王文革;;怪诞艺术:徘徊在原始与现代之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刚;《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顺中;论王国维的诗学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三元;中西文化中“水”的原型意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6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7 张宜琳;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8 陈莹;从神话原型角度解读麦琪的逃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巍;谁在边缘地[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建群;“过”与“不及”[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四代;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的时空观[J];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04期
2 张士闪,清水静子;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的类型与结构[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不都艾则孜·司马义;关于中国维吾尔戏剧史的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罗未玮;;民间文学与影视开发[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3 黄坚;;动漫形式中的闽台文化特征指向[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章达文;王凯;;浅谈中国动漫形象的历史谱系[J];大家;2010年08期
5 李挺;李海瑞;;动漫:视觉盛宴下不可忽视的隐忧[J];新闻世界;2010年08期
6 马世昌;刘利;;动漫:假面舞会的狂欢——青少年迷恋动漫的心理解析[J];电影评介;2008年16期
7 丁传炜;;浅谈五年制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8期
8 陈彦;;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9 董星希;;从皮克斯经验谈我国动画片企业组织文化建设[J];学理论;2009年30期
10 朱华西;;浅谈动漫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戴红;;浅谈傣剧的形成过程与舞台意识过渡[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2 王健;;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陶开俭;;动漫之大众传播符号特质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晏青;;身份焦虑与艺术审美的置换策略——新世纪以来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生产与转换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石川;;家的重建:中国电影的一种叙事策略研究[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赵建华;;彝剧姓“彝”[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苑利;表演艺术的分类之一:民间说唱[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任胜利邋邓晓霞;民间书会艺术:活力与危机并存[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孟黎;如何将“谍战剧”进行到底[N];金融时报;2011年
4 孙燕华;“细十番”的两度重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记者 陈杰;耍孩儿罗罗腔榜上有名[N];大同日报;2006年
6 李三强;《一江春水》遗憾多[N];文艺报;2003年
7 田卉群;港剧好看的秘密武器[N];北京日报;2003年
8 卫厚生;一般题材与主旋律[N];文艺报;2004年
9 盘剑;文学的电影与电影的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记者 王锋 通讯员 马涛、程霖 记者 罗爱萍 通讯员 陈富荣;粤戏粤剧入选项目最多[N];广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宫晓鹏;中美对日作战战争电影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轶;从精英走向大众[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轨迹审视与探索[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3 刘玉婷;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动画片与民间文学[D];山西大学;2007年
4 刘阳;美国电视剧《格蕾医生》的叙事策略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5 黄倩;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跨文化叙事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夏莲;西方面具电影的叙事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丹婧;跨越千年的爱恋[D];南昌大学;2007年
8 张艳;新世纪中国特情电视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冯蔷薇;《士兵突击》的动漫色彩[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10 欧阳刘佳;韩国电影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内涵[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33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43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