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日动漫文化特征的比较来看中国动漫的革新之路
[Abstract]:In 2010, Chinese TV animation production more than 220000 minutes, replacing Japan as the world's largest animation producer. But in terms of worldwide influence, it is still impossible to compare with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Japanese classic anime works, it can be found that it has its own unique creativity and style in the aspect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achieved the fusion of diversified culture. In contrast to Chinese animation, although the national policy since 2004 strongly supported development, it can be said to have made leaps and bounds sinc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cultural self-contained phenomenon, resulting in Chinese animation works in the selection of topics, cont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has a certain limitation. Therefor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nim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has the role of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J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耿楠楠;;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游利;;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7期
2 耿楠楠;;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3 王霄羽;;“80后”写作中的日本动漫文化印象[J];丝绸之路;2010年08期
4 魏菲娅;丁薇;董晓芳;;“饮水思源”——探析中国动漫服饰的核心文化价值诉求[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渭;;关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日本学刊;2006年05期
2 陈庆娜;;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传统文化[J];青春岁月;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曙光;误读与文化融合的可能性[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邓箐;文化融合中的异化和归化[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任洪舜;吴丽;;文化融合的心理历程及其特征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文鑫;;“哲学交流与文化融合(澳门2006)”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07年04期
5 曾彬;;跨国项目中的文化融合[J];中国石油企业;2007年06期
6 谢桂娟;;东北亚文化融合的政治因素及路径分析[J];东疆学刊;2009年03期
7 李晓霞;赵建斌;;多民族聚居区的民汉文化融合探究[J];网络财富;2009年11期
8 潘植华;李洪;张翔;;论科技与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尚杰;;略论中日走东西方文化融合道路的两个差异性[J];日本研究;1988年02期
10 色音;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牛励强;;中西文化现实差异与文化融合理想趋势[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邹春艳;;企业重组整合中的文化融合初探[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郭海琴;;对资源整合矿井文化融合的有效探讨[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邓倩;;文化融合视阈下的网络语言[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5 姚鸿起;;文化融合:地方学创新发展的方向[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6 刘夕佳;;试论宋辽文化融合中的出版物作用[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7 邢汉敏;;模拟罚款制度——校企文化融合案例分析[A];全国职教德育教学研究会2012年职业素养内涵与训练研究专辑[C];2012年
8 于东新;;论金代完颜皇族词——以胡汉文化融合进程为中心[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9 周燕;;如何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农工商投资公司工会主席 厉建祖;试论企业整合后的文化融合(下)[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 彭志树;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的共性与个性[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3 ;如何应对文化融合与统一的大考[N];人民邮电;2009年
4 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王和生;推进企业并购中的文化融合[N];济宁日报;2010年
5 记者 裴菊萍 实习生 申睿阳;旅游文化融合 改革创新并重[N];酒泉日报;2013年
6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N];东方早报;2014年
7 陈卫东;关于文化融合的思考[N];中国航空报;2005年
8 张裕禾博士(加拿大);文化融合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纪大海;城乡统筹的关节:文化融合与教育一体化[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邓正红;文化融合:企业成功重组的关键[N];首都建设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静;组织间文化融合与网络组织运行效率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余婷婷;藏、汉幸福感比较研究及文化融合与幸福感关系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高征阅;上海市国际化社区发展中的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赵斌;试析冷战后国际政治中的文化融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毛艳华;关于中国跨国公司文化融合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秋劲;论文化融合语境下的翻译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潘丽丽;壮汉文化融合与广西和谐社会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素琴;城市混合型社区文化融合[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红丽;公办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的文化融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与迁入地文化融合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8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43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