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与理性的兼容——评庞德“六节诗:澳特弗”的叙述艺术
[Abstract]:Ezra. Pound's "six verses: Atwer" adopted the "wild-rational" narrative model, boldly combining the bloody, visual and auditory impingement of words with the rational, strict "six-verse poem" poetic form. Through the use of repetitive circulation techniques and animation art, the creation of sound and dynamic sense of long poetry. Its unique and novel narrative mode adds a strong sense of vision and hearing to the poem, and pound's narrative art used in the poem fully explains pound's constantly innovative poetic view.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英美文学精品课程”【项目编号:CUGYCXK1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庞德的史诗与儒家经典—— 一个现代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求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张曙光;;埃兹拉·庞德的漂泊之路[J];北方文学;2006年07期
3 赵毅衡;为庞德/费诺罗萨一辩[J];诗探索;1994年03期
4 王贵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周芳;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影响原因之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吕敏宏;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情结——从庞德诗歌看英美意象派的创作原则[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王玉强;孙佃河;;庞德的意象诗与诗的意象借鉴[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0期
8 文楚安;;伊·庞德和索萝西·莎士比亚书信集(一九○九——一九一四)[J];读书;1985年10期
9 张子清;美国现代派诗歌杰作——《诗章》[J];外国文学;1998年01期
10 曹f3莲;;层层叠叠的幻象——从意象角度剖析《地铁车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邓经武;;20世纪初中西方诗歌的一次换位——论郭沫若与庞德[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2 杨洁敏;;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庞德诗作初探[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陈小艳;;透视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袁晓军;董粤章;;《地铁站里》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邱纪军;;意象派的诗学范式转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丹;;浅析《未选择的路》内涵的开放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静;中国文化情结造就了庞德[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张剑;庞德与中国:“东方主义”和民族身份的建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西马;后现代之诗[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周燕华;看《少数派报告》 品迪克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王友贵;乔伊斯与中国碎片[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傅浩;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采撷[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宁肯;乔伊斯与卡夫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冷霜(北大中文系博士);他在英国大地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傅浩;汉译乔伊斯诗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北岛 译 董帅;一次未完成的三人行[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2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3 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4 李海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庞德的中国情结[D];河北大学;2007年
2 梁素素;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佑坝;庞德诗歌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莺;庞德——中国原动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婷婷;庞德儒家经典翻译的食人主义解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7 孙丽霞;艾兹拉.庞德与意象主义[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小艳;对中国古典诗歌在庞德的《华夏集》中的再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洁;庞德中国情结的生态解读[D];贵州大学;2006年
10 刘涵;庞德《神州集》中的“意象”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62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46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