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动漫产业的价值重构——以“两种经济”理论为视角的研究
[Abstract]:The new media creates a kind of context of the times, which affects the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acceptance and profit mode of the content industry related to i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wo kinds of economy" theory of John Fisk's 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nimation industry, and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and reform of the new media on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financial economy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media. For the current animation industry practice to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移动互联背景下动漫产业转型研究”成果之一,编号:JA12121S
【分类号】:G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丁云亮;;大众阅读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文丽;;一场视觉狂欢的夜宴——浅析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广告话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李珊;;漫谈大众文化中的粉丝产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强;;中国网络文学的传播学解读——以起点中文网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丁宁;;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典美术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6 王子舟;;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李明伟;;“传播技术决定论”辨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4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笛;上海市奉贤区大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璐;解读中国电视场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娱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扬;;论互联网的普及与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熊泽林;液晶新媒体的广告运动[J];传媒;2003年11期
3 陈琪楠;;浅析新媒体的竞争优势和劣势[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3年07期
4 ;创出新天地[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6年05期
5 沈向军;;关于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思考[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6年01期
6 曾会明;;世界杯:新媒体的催化剂[J];广播电视信息;2006年07期
7 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J];国际新闻界;2006年07期
8 刘为民;;刘为民:传统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J];中国传媒科技;2006年08期
9 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05期
10 徐萍;;悠视网视频新媒体成长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峰;杨春霞;;网络新媒体与都市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趋势研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闵友钢;蒋慧钧;;抓住“技”遇 融合共存——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节目开发的思考[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年
4 曹三省;王群;许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服务及其趋势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0年
5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笑;;新媒体:重塑媒介产业结构的力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宋磊;;基于手机媒体特征的手机动画新观念[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志远;韩志国;;浅议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9 赵晓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网络时代,呼唤突发事件报道步入转型期[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霍静;;传统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数字化报业已然到来[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德拉;新媒体与商业伦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洋 黄娜;招标无忧 央视“笼络”新媒体[N];财经时报;2006年
3 郑伟 (作者系北大方正电子副总裁);全民阅读终端将无所不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袁雪;“中国转播商要作出更大贡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马晓芳;央视详解转播方案 新媒体转播奥运北京“亮剑”[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盛伟;重构媒体帝国版图[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李亚馨;拓展新媒体领域 新华财经媒体千万美元购SP公司[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仇方迎 赵凤华;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三大焦点[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张莹;“数字新媒体”孕育和谐融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祝慧;风投力捧 户外新媒体竞跑激烈[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高红波;农村受众的使用、需求与IPTV发展[D];上海大学;2011年
5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6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范帆;奥运会媒体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9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青;受众本位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移动电视媒体经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丁志雯;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吕s
本文编号:2481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48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