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模因“给力”传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0 10:34
【摘要】:正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每年都有新词进入我们的生活。从语言学视角分析,新词是杜撰出来的词语,符合时代的气息,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系统性。2010年十大中文新词中,"给力"榜上有名。"给力"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的使用,在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给力"一词的广泛运用,"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词。其实"给力"不是外来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给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可用作动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ew words enter our lives every year.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neologisms are fabricated words, which accord with the flavor of the times and reflect the flexibility, visualization and systematicness of rhetorical word formation. "Zili" is on the list of the top ten Chinese neologisms in 2010. " Li originated from the use of Japanese funny cartoon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end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During the World Cup, the word "Li" began to become a hot word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use of the word "Li" by netizens on the Internet. In fact, "giving power" is not a loanword, it is evolved from Minnan dialect, "giving power" is very wonderful, very good meaning, can be moved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耘;;语言模因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谭晓春;;大学英语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许敏;;浅析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王琼;;模因论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6 黄兰兰;;以模因论解读英汉广告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7 亢荣珍;;快乐的“模因”——2010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语言模因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马倩;;网络流行语的幽默语言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9 尹剑波;;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邓大飞;;模因论视阈下的英语语音习得实证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波;从自然选择到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6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康军帅;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剑威;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玲;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仿写”英语写作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琴;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广告口号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项靓;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静;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晶晶;模因视角下网络语言的造词机制和进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崇;模因理论的变异性、顺应性及其生命周期动态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海中;网络语言知多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496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496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