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知与选择性接受——以日本热血动漫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8 07:47
  日本热血动漫的多元性和民族性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意识形态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文旨在总结日本动漫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以日本热血动漫为例,通过比较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对日本热血动漫的文化认知,并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对日本热血动漫的文化认知与选择性接受,借鉴良性因素,警惕不良影响。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5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日本热血动漫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动漫技术
        2. 戏剧与影视
        3. 传播效果及影响
        4. 动漫产业
二、日本热血动漫的文化特点与借鉴
    (一)开放多元性
    (二)历史民族性
    (三)寓教于乐性
三、中日两国文化同源与差异带来的接受与选择
    (一)接受:文化的同源
        1. 我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热血动漫文化的影响
        2. 日本流行文化对我国现代文化的渗透
    (二)选择:文化的差异
        1. 适度的文化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传播
        2. 过度的文化差异迫使文化选择性接受
四、日本热血动漫对我国青少年文化认知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日本热血动漫正面价值观念
    (二)彷徨于日本热血动漫模棱两可的是非观
五、引导青少年选择性接受日本热血动漫文化
    (一)同情心的丧失和对生命的漠视
    (二)模仿暴力情节用正义的名义以恶制恶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日本热血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J]. 刘晓畅.  教育现代化. 2018(11)
[2]日本热血动漫人物性格特征探析——以《海贼王》为例[J]. 李银兵,朱泽慧.  红河学院学报. 2017(06)
[3]内群体认同对产品服务化消费的影响——面子观的中介效应[J]. 孟慧霞,朱培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4]日本热血系动漫人物群像塑造方式研究[J]. 马睿.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7)
[5]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 逄增玉,孙芊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4)
[6]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J]. 陈潇.  新闻世界. 2015(08)
[7]日本动漫制作的创新路径解析——以热血系动漫《银魂》为例[J]. 方亭,杨幸怡.  新闻知识. 2015(03)
[8]高仿真动画《魁拔》:“他者”的移植与“自我”的缺失[J]. 杨晓林,王帅帅.  四川戏剧. 2014(12)
[9]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新特点与新出路——细读《魁拔》系列与《昆塔·盒子总动员》[J]. 冯果,田奥.  当代电影. 2014(10)
[10]论日本热血动漫的角色性格塑造[J]. 李明,唐忠会.  新闻界. 2014(12)

硕士论文
[1]动漫课程资源的符号编码与传达[D]. 张新征.渤海大学 2018
[2]日本热血动漫研究[D]. 付宇.黑龙江大学 2018
[3]东映动画中的配角塑造[D]. 刘慧佳.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日本热血动画叙事研究[D]. 高晶.辽宁师范大学 2016
[5]日本热血类动漫角色设计研究[D]. 徐帆.湖南工业大学 2015
[6]热血动漫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研究及其创作启示[D]. 陈冲.陕西师范大学 2013
[7]日本热血类动漫文本创作模式研究[D]. 赵巍.陕西师范大学 2012
[8]日本动画暴力研究[D]. 于永丽.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3307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