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学的视觉叙事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7:10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的视觉叙事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视觉文化 新世纪文学 图文书 蒙太奇 空间形象 语言视觉修辞
【摘要】:本文试图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从文学中视觉叙事的角度切入,对新世纪文学所呈现出的诸多视觉化的叙事特色进行较为细密的考察,以探讨在视觉文化笼罩下,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所做出的适时改变,进而尝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有声有色”的可行之路。 本文包括引论一章共由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引论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介绍视觉文化的研究语境和动因,对视觉文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其次,通过对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视觉文化与大众文化两组相对理论的辨析,在视觉文化与文学二者关系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新世纪文学的新趋向。本章主要结合视觉时代的文化背景,对新世纪文学所呈现出的诸多新貌进行具体阐述,并说明影视文学的变化,摄影文学的发展,微博文学的兴起都是文学叙事在面对视觉文化的渗透时,各自所做出的积极应对。 第二章,文学的视觉叙事。本章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详细探讨新世纪文学为呼应视觉时代而适时做出的应变策略。首先,从文学表层的物质形态揭示文学的视觉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图书期刊出现“视觉·文学”版块;图文书的兴盛;文学与影视的合谋等方面。总之,文学作品积极从静态图片或动漫影视中摄取大量的视觉因素,以图文互释的方式丰富自身的叙事空间。其次,,从文学的内部叙事方面,揭示新世纪文学的叙事新变,并重点结合新世纪作家鲁敏的《博情书》(原名《贞洁蒙尘》)为作品案例进行阐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文学借鉴影视叙事技巧,呈现出蒙太奇式的叙事结构;二是时间意识的铺陈让位于空间形象的堆砌,强化了形象符号的阐释意义;三是大量语言视觉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如通感手法,使文学语言呈现出光影交汇的剧场化特征。 第三章,对视觉时代文学的思考。本章节首先对新世界文学出现的视觉化叙事方式予以肯定,这是文学发展至今有意吸收多元文化符号而拓展自身的一种有益尝试。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如果在文学中过分的视觉化叙事,不仅会浮躁创作者的原本意图,也会误导读者在接受时的审美趣味,长久以往将不利于文学向更高层次深入。那么,如何让文学发展借视觉之力使审美增值,而不是误入“感官狂欢”和“太空虚境”的歧途,这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关键词】:视觉文化 新世纪文学 图文书 蒙太奇 空间形象 语言视觉修辞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论11-17
-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动因与语境11-13
- 二、视觉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研究13-17
- 第1章 新世纪文学的新趋向17-26
- 1.1 影视文学的变化17-20
- 1.1.1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18-19
- 1.1.2 影视同期书19-20
- 1.2 摄影文学的发展20-23
- 1.2.1 绘画与文学20-21
- 1.2.2 摄影文学中的复调对话21-23
- 1.3 微博文学的兴起23-26
- 1.3.1 网络与文学23-24
- 1.3.2 微博文学与微世界观24-26
- 第2章 文学的视觉叙事26-48
- 2.1 视觉文化与视觉叙事26-28
- 2.2 图像文本28-35
- 2.2.1 “视觉文学”栏目的出现28-30
- 2.2.2 图文书的发展演变30-32
- 2.2.3 文学与影视的合谋32-35
- 2.3 文本图像35-48
- 2.3.1 蒙太奇式的结构布局35-39
- 2.3.2 空间形象的符号运用39-42
- 2.3.3 视觉修辞在小说语言中的体现42-48
- 第3章 对视觉时代文学的思考48-56
- 3.1 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48-50
- 3.2 从文学阅读角度来看50-54
- 3.2.1 “观看”取代了“阅读”50-52
- 3.2.2 “浅阅读”替代了“深阅读”52-54
- 3.3 视觉文化对文学的有益启示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松;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性的危机与变迁[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由“玄幻小说”引发的一点联想[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3 张经武;;当下文学的图像化追求[J];东方丛刊;2008年01期
4 M·罗姆;罗晓风;;爱森斯坦论文学与电影[J];电影艺术译丛;1956年07期
5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赵勇;;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状况——2008年文化研究学术前沿报告[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柴冬冬;;从文字到图像:图像时代文学接受范式的转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南帆;;话语与影象——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J];花城;1995年02期
9 周宪;反思视觉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10 丁莉丽;视觉文化:语言文化的提升形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575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57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