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动漫专业校企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本文关键词:学前动漫专业校企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摘要】:探索在幼教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与动漫相关的素质与技能培养,满足幼教领域对动漫人才的需求,解决学校培养与幼儿园对信息化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幼儿园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培养目标进行双重定位,建立"校、企、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校内实训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教育与实践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动漫 校、企、园一体化 实训资源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动漫制作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Y125-084)
【分类号】:G652;J954-4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在国家“十二五”计划加大对学前教育发展力度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学前儿童的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对影视媒介制品尤其是动漫作品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方面已经在研究探索中[1],动漫成为幼教领域的重要文化资源。国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书慧;汪基德;;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2 程秀兰;牟智佳;;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3 雷俊霞;;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06期
4 田凤秋;周山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动漫人才培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年09期
5 石雪飞;薛峰;;“工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以“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8期
6 杨宁;王卓;;动漫产业在与儿童教育的结合中寻找发展的新路径——对2010年中国(湖南)动漫文化与儿童教育论坛的思考[J];幼儿教育;2010年25期
7 李世东;;基于动漫人才就业渠道的高校动漫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2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媛媛;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欣;;论TPACK融入幼师生专业知识培养体系的迫切性及优势[J];教师教育论坛;2014年11期
2 陈志强;;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学前教师远程实景培训平台构建——以福建省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王琳琳;;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4 丁晓云;;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与对策探讨——以安徽省“国培计划”培训学员为例[J];家教世界;2015年Z2期
5 吴文涛;赵栋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常亮;曾彬;;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陈丽坚;;基于幼儿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探讨——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品牌;2015年03期
8 王景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5年11期
9 顾鹏尧;;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03期
10 王磊;程元刚;;河北高等院校动画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渠道[J];中外企业家;2014年1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胜苏;动漫文化介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婧楠;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金娥;周荛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411”工学结合模式[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1期
2 江锋;阳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模式探索[J];财会月刊;2006年21期
3 段太勇;李佑成;方丽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9年03期
4 刘美凤;;关于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几点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5 钟柏昌;李艺;;论知能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霓;有关儿童在学校中使用计算机的争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鲁武霞;;基于课程改革的教师积极性调动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毕家驹;;外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2期
9 郭文刚;董志明;;国内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7期
10 曹怀秀;;巧用多媒体教学 引领大班幼儿快乐学习数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俊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2 韩耀红;;关于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3 王康;;关注文化产业发展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年25期
4 王晓瑜;万陆洋;;浅谈展示设计人才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8年27期
5 马洪奎;张书玉;;广播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6 吴名琳;;对美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2期
7 裴前方;刘培培;裴源远;;积淀人文精神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8 管金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郭道荣;;动画人才培养初探——以成都地区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3期
10 尹青山;;论高校党建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7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65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