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15 03:37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与实践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动漫 人才培养


【摘要】:针对当前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目标定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单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漫 人才培养
【分类号】:G712;J954-4
【正文快照】: 动漫产业是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它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聚集了动漫、多媒体技术、网络游戏于一体,素有“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的美称,我国已逐渐成为动漫产品的消费大国。今年暑假,《捉妖记》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两部影片的热映,就是一个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玉媛;张艳敏;;对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黎琼;;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才智;2012年10期

2 夏祥红;;高职教育动漫人才培养探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玉孔;;文化和产业背景下动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27期

4 龙长勇;;“三方共赢,全程嵌入”校企合作模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改革案例[J];科技视界;2014年12期

5 刘洋;马瑞智;戴敏宏;;提升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年01期

6 叶学文;;对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上海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志丽;;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能力培养方案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彦;;如何实现高职动漫教学与动漫产业的有机结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0期

3 曾肖红;;对高职教育培养动漫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4 董河东;;论新时期动漫专业的发展[J];齐鲁艺苑;2007年03期

5 许倩倩;周华权;;关于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就业前景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李丽;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人才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翟一帆;;高校应用戏剧人才培养的探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孙冬冬;;中国的歌剧人才培养初探[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4 沈雁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大家;2012年18期

5 王尧;;高校发展文化产业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神州;2013年15期

6 徐宇武;;我国舞蹈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音乐大观;2013年09期

7 孟述,马晓天;对21世纪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J];满语研究;2002年02期

9 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赵炳章;《西部经济类人才培养》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欣;高校人才培养的顾客满意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白晶;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赵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孟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高校人才培养[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赵长江;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朱正茹;J学院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4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854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5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