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6:23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笔线描 艺术特征 线条表现 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伴随着艺术的更迭变化及与时代的接轨,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不断地进行整合,逐渐形成各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迅速发展。其中,特别是中国钢笔线描艺术。尽管钢笔线描艺术的发展在中国仅有近百年的历史,但钢笔线描艺术已经成为当代普遍的艺术表现手段。发展至今,钢笔线描也出现了多种的艺术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较强的表现力,而常常被美术家用来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如外出写生、创作草图、收集资料和连环画创作等,同时,扩大到诸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漫设计等诸多设计领域,成为设计师、建筑师们设计方案表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语言。为了梳理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发展的脉络,笔者通过对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综合研究,梳理出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发展的历程并总结出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特证与价值。“中国当代钢笔线描”是中国当代的钢笔画和传统线描共同发展下的艺术产物。“中国当代钢笔线描”属于钢笔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又异于一般的钢笔画艺术。中国当代钢笔线描在吸收了西洋钢笔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加入了中国传统白描的技法及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及“意”的营造,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本课题以黄华明的钢笔风景速写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从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技法、形式、内容、意识、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论述及分析,解读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独特魅力,探讨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当代钢笔画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经验。并且提出中国当代钢笔线描发展必须把握的方向:即一方面是重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思想及文化在钢笔线描艺术中的传承,另一方面是从艺术形式、艺术方法、艺术内涵、艺术的高度等方面丰富中国当代钢笔线描绘画的艺术表现力。三是通过借鉴中国传统线描艺术的精髓,发展本土特色的钢笔线描艺术,创造一种具有中国文化艺术特征、文化意蕴表达的钢笔线描绘画艺术。黄华明的钢笔线描艺术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感基调,并且注重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他运用中国传统白描的手法表现风景建筑题材,结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追求,将书法入画,自成一格。以“应物象形”的客观表达方法,加之主观情感的反映,营造了一种唯美静谧的画面空间与深远的意境。
【关键词】:钢笔线描 艺术特征 线条表现 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8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8-20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0-22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第二章 中西方线描艺术概述22-38
  • 2.1 中西方线描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2-37
  • 2.1.1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2-31
  • 2.1.2 西方钢笔画的起源与发展31-37
  • 2.2 中国线描艺术与西方钢笔线描37
  • 2.3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定义37-38
  • 第三章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特征与价值38-44
  • 3.1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发展38-39
  • 3.2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的艺术特征39-42
  • 3.2.1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与传统线描的区别39-41
  • 3.2.2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的装饰性41-42
  • 3.2.3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的独立性42
  • 3.3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价值42-44
  • 第四章 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的构成44-56
  • 4.1 经营位置44-46
  • 4.2 笔触造型46-47
  • 4.3 线条表现47-53
  • 4.3.1 线条的质感与力度47-49
  • 4.3.2 线条的节奏韵律49-50
  • 4.3.3 线的个性美50-53
  • 4.4 “意境”的营造53-54
  • 4.5 “情”的表达54-56
  • 第五章 黄华明钢笔线描艺术探析56-63
  • 5.1 黄华明钢笔线描艺术的形成56-57
  • 5.2 黄华明钢笔线描艺术特色57-63
  • 5.2.1 热衷表现传统民居绘画题材57-58
  • 5.2.2 “图”“文”并茂,写生与叙事相结合58-60
  • 5.2.3 书画同源构成形式意味60-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67-69
  • 致谢69-70
  • 附录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仙桂;;中国画线描艺术教学浅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8期

2 陈元龙;;浅谈中国绘画线描艺术[J];国画家;2002年04期

3 田燕;浅析中国画线描艺术的美学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1期

4 关雪荧;;线描艺术探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刘晶晶;;浅谈中国画的线描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6 卯芳;;浅谈对线描艺术发展的认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3期

7 鲍丽丽;;物象之外 意象之内——传统中国画线描艺术刍议[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夏坚真;浅论线描艺术[J];西北美术;1999年01期

9 罗春辉;;中国线描艺术发展的现代意义[J];书画世界;2013年06期

10 牛金梁;;论中国线描艺术的朴素美[J];美与时代(中);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旭;刀刻:在坭兴上表现线描艺术[N];中国改革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泳珠;中国当代钢笔线描艺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5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995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