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基于跨媒体的公益广告作品视觉与传播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0:09
【摘要】:互联网与信息交互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媒体的快速革新,也造就了体验经济的如日中天。各类喷涌而出的新兴媒体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便利之余,更是不断重塑着人们的媒体观念,优化、重构乃至颠覆着人们的信息行为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成熟、稳定与易实施度较高等特点,新媒体更多强调多感官互动体验,并以此进一步拓宽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但与此同时,人们在长期使用传统媒体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从思维范式到行为习惯的既有认同感,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完全打破与废止。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旧媒体之间还会以合作共生的方式寻找彼此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纵横交错的跨媒体格局。这为当下的公益广告创作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也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随着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态势日益深化,特别是体验经济的强势介入以及分众传播的日益盛行,人们对于公益广告的视觉与传播形式已经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体验期待,基于传统媒体形式与单一媒体渠道创作的公益广告,显然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受众对多感官体验的诉求,新时代下公益广告作品创作,亟需具有时代感的视觉语言实现其视觉呈现与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创作出更具艺术感染力与信息号召力的公益广告作品,以谋求开通全新对接口与信息接入端,实现与社会、与公众的便捷沟通。跨媒体以其在多样化呈现、多感官体验以及多渠道传播方面的巨大优势,赋予公益广告作品在内容、形式及传播等方面更大的创作空间和更强的技术支持,极大程度上强化公益广告的视觉创意表达,丰富其视觉呈现与传播形式,提升与受众的多感官互动体验,深化受众对于广告作品主题与内容的思考与解读,进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文章首先对公益广告跨媒体视觉与传播创新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行系统论证;其次,对跨媒体语境下公益广告受众的信息行为、审美体验以及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公益广告的跨媒体视觉与传播创新寻求依据;再次,从促进物质化与非物质化统一、强化双向互动性、拓展空间多维性、提升动静协调性以及丰富感官立体性等方面为公益广告的跨媒介视觉与传播创新探寻方法,并结合设计实践案例予以验证;最后,对跨媒体公益广告的创作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图文】:

模型图,奥斯古德,拉姆,模型


早在1954年由奥斯古德与威尔伯?斯拉姆等人就针对传播中主客体之间信息逡逑直线模式提出质疑,并设计了更加完善的双向互动交流模式,即奥斯古德——斯拉逡逑姆模型,如图3.1所示。“该循环模式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成逡逑是社会传播过程中的主体。”邋@邋“‘把关人’的媒体这一模式成为过去,‘我’的逡逑媒体的新型模式得以建构。”@逡逑当今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变革了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形成了网逡逑状的传播结构,信息在终端构成的网络上进行流动,“信息流动的核心作用力量是逡逑终端对应的用户,建立在终端上的用户构成了真正的传播网络,每一个用户也就是逡逑①刘涨.广告社会学[M].武汉人学出版社,2006年版,17贞.逡逑?李名亮.广告传播学引论[M].上海财经人学出版社,2007年版,37页.逡逑?王宏.数字媒体解析[M].两南师范人学出版社,2006年版,10页.逡逑14逡逑

立方体,新媒体,包装工程,视知觉


一尼克立方体实验,如^逡逑图3.2所示,该图形由八个单位圆形构成,逦^逡逑每个圆形巾都MtB三}灥屖,当逡逑我们以整体的角度观察它们时,我们将看逡逑到的是一个立方体。逡逑图3.2尼克立方体逡逑①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48页.逡逑?张湛.新媒体环境下的视知觉审美研究[J].包装工程,2016年08期,9页.逡逑?张湛.新媒体环境下的视知觉审美研究[J].包装工程,2016年08期,9页.逡逑?刘泓编.广告社会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页.逡逑1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5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昀航;徐鹏鹏;;浅析公益广告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运用[J];参花(下);2019年11期

2 徐光东;;中宣部国家大型公益广告作品欣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3 高山;;广告作品的重新定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4 谢振刚;;浅谈中国公益广告前期制作中的创意方法与拍摄特点[J];明日风尚;2016年21期

5 李f

本文编号:2668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668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